• 104阅读
  • 0回复

一份好教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26
第6版()
专栏:

一份好教材
戈风
前几天,一家工厂在祝贺一批艺徒“满师”的时候,黑板报上出现了一张十四年前的“工徒学艺志愿书”,这是从外地一个博物馆里抄来的。虽是“古董”,但倒也很值得一看,特摘录在下面:
立志愿人张洪元,现年十七岁,……今因立志研究实业,由王奎云君介绍入郭天祥、郭东坡机器厂充当学徒,学习铁业木业,情愿遵守后开规则:一、学习期间四年到期;二、学习期内由机器厂供给宿膳,并得分别成绩优劣酌给津贴;三、无论本身和家庭发生任何事故不得中途辍业;四、倘违背前条规则,需将每月饭费及历年津贴照数偿还厂方,该徒不得在本业服务……;五、倘有不法行为致机厂受有损失时,应由铺保、家长、介绍人负责连带赔偿责任;六、在学习期内,如有天灾人祸丢失投河落井被绑架抓虏等事,由铺保、家长、介绍人负责,不与厂方相干,如因工作发生触电及其他意外致生命受有危险时,全由铺保、家长、介绍人共同负责办理,厂方负师徒人情维持责任;七、学习期内倘因正常事项请短假长假,满后须补足日期,准期出师;八、如学习不满四年中途潜逃者,由家长、介绍人、铺保情愿将每月饭费按月付给机厂及历年津贴照数退还厂方,该徒不得在本业服务。……
除了以上八条规则,“志愿书”中还附有八条“铺规”:
一、不许外出;二、不许留分头,不许叫学名,要叫小名;三、不准娶媳妇;四、当着掌柜的面不准背手站着;五、掌柜家里死了人学徒得带孝;六、对掌柜家的子女要以长辈称呼;七、过年要给掌柜叩头;八、进厂要入一贯道忠义社。
这哪里是什么“志愿书”,真是标准的奴隶卖身契!学徒进了资本家的工厂,做人的权利全被剥夺了。如果学徒被逼得投河跳井,或因工伤亡,资本家都不负责任;如果受不了压迫和剥削而逃跑,家长还要负责找回、赔偿全部饭费和津贴;尤其不能容忍的是,学徒进厂还要参加反动组织一贯道,在政治上被拖入泥坑。
其实,这不过是现在留下来的一个“样本”,类似这样的“志愿书”,旧社会里何止千千万万。在这些“志愿书”的文字后面,每一个学徒都有一段更为悲惨的历史,如果你问到老师傅过去的学徒生活,他会含着眼泪几天几夜也谈不完。而当时名义上说是“学艺”,实际上学徒真正学到的,多半是倒马桶、劈柴、带孩子、洗尿布等等而已。“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傅对徒弟留一手,原是剥削制度制造的矛盾,徒弟也怨不得师傅!
重温这一课是大有好处的。剥削制度套在学徒身上的锁链,早已被打得粉碎了。今天的艺徒,是完全在新社会温暖的阳光沐浴下培养成长的,刚解放的时候,他们可能还在幼儿园里,最大的也不过是小学校里的“红领巾”。
“阶级压迫”、“剥削”、“丑恶的资本主义制度”等等,在他们的脑子里多半是一些抽象的概念。然而,正如林彪同志所说:“不懂得剥削,就不懂得革命。”了解旧社会学徒受尽压迫和剥削的悲惨情景,可以有助于现在的学徒懂得如何珍视今天的幸福的生活,争取更加美好的明天。从这一点来说:“工徒学艺志愿书”以及老师傅们的现身说法,确实是生动的教材,值得每一位青年工人好好地温习一番。
〔原载上海《解放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