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集体经济是靠山 杜理积极参加集体生产收入多李创业接受教训决心明年多出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27
第2版()
专栏:

集体经济是靠山
杜理积极参加集体生产收入多李创业接受教训决心明年多出工
本报讯 据宁夏日报消息:宁夏灵武县城关公社园艺大队第二生产队的社员们,通过年终分配决算,特别是看到了杜理和李创业两个社员的收入对比,更加深刻认识到集体经济是靠山这个道理。
杜理(模范社员)和李创业,都是庄户人出身的壮劳力。两个人对集体生产的态度不同,行动不同,年终分配收入相差很大。
想的不一样
今年春天,社员们都打过算盘,咋[zǎ]样多出工,多作活,先把队的生产搞好。当时,杜理是这样打算的:去年给队上投的工虽然不少,可是还赶不上人家多的,今年还得朝前撵[niǎn];生产队六百多亩土地,还有那么多果园子,一亩地多打十斤粮食,全队就增产六七千斤粮食;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干,把集体生产搞好。但是,李创业的想法和杜理以及大家都有些不同。他这样盘算:种好自留地比什么都强。
行动不一样
从春耕生产开始以后,园艺二队的社员就立下了今年一定要争取多打粮食,多收水果的决心,每天勤勤恳恳地劳动。生产队规定每天送五趟粪,杜理不到后晌就送完了六趟,要送到黑能送八九趟,可是他怕把牲口累坏,送个五六趟,就又干别的活去了。种上稻子以后,杜理又调去给稻田淌水。淌水是个辛苦活,他白天晚上总是坚守岗位,不让稻子受旱或受淹。淌完了水,不是修田埂,就是拔草。秋后生产队又派他打场,他总是细打细收。他说,一场多打十几斤粮食不费劲,队上多打一斤,大家就多得一斤。杜理的自留地也种得很好,除了自留地里种的麦子、糜子外,还在门道边上种了一百多棵苤蓝[piě-la]。他务育自留地多半是抽一早一晚的闲功夫和利用假期。
李创业的行动可就不一样了,他总是顾着那块自留地。生产队农活不忙的时候,他想:反正队里活不多,少我一个人也没啥;生产队农活忙的时候,他也是人在队上心在家,工效低。
收入也不一样
到底谁的算盘打得对呢?一张年终分配表作了回答。全队90%以上的社员增加了收入。杜理全年挣了二千五百九十多个工分,分得九百一十四斤粮食、一百五十多元现款、四十一斤奖励粮、一千多斤蔬菜。李创业全年只挣下一千四百八十个工分、分得五百四十六斤粮食、八十多元现款、五百九十多斤蔬菜。
再看看自留地的收入:杜理全家每人平均收了十七斤麦子、十一斤糜子、二百五十斤蔬菜。李创业全家每人平均收了三十一斤麦子、十五斤半糜子、一百斤蔬菜。总起来是:杜理从集体分得的收入比李创业多三百六十八斤粮食、七十多元现款、四十一斤奖励粮、四百多斤蔬菜;自留地里的收入,按人口平均,杜理家每口人只比李创业少收了十四斤麦子、四斤半糜子、蔬菜倒多收了一百五十斤。
李创业看了分配榜受到深刻的教育,他说:现在后悔也晚了,我为什么当初不听大家的劝说呢!回家后,他又重打了一个算盘,决心从现在开始,多给队上出工,争取明年撵过杜理。最近,李创业二十七天就出了二十六个半工,他还通过自己经受的教训,向别人宣传集体经济是靠山的道理。园艺二队的社员,经过这次生动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在冬季生产当中,人人都力争多出勤、多交售肥料,争取把明年的集体生产搞得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