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人民公社带来万年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28
第2版()
专栏:

人民公社带来万年福
尚真
“人民公社好”,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我们有许多办得很好的人民公社,就是铁证。
湖南梽木山公社就是无数办得较好的人民公社中的一个。
梽木山,是邵阳县西部的一个丘陵区。解放前,这里地瘠民贫,人民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有一首描述自己悲惨境遇的歌谣:“梽木山、梽木山,山多坡陡行路难,两夜三天遭水淹,天晴三日喊天干,天灾人祸两为害,十户人家九悲惨。”解放以后,人民当家作主,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过去的牛马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由于土质不好,水利条件又差,“倒了沙罐发大水,扶起沙罐又遭旱”。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小,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是不够。
自从1958年,这里成立了人民公社,面貌就发生了更大的变化。粮食连年大增产,其它农业、畜牧业和副业产品,也相应地迅速增长。这是这个公社的几个数字的变化:
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公社化以前八年平均,每年每人三百二十五斤,其中1957年最高,每人五百零四斤;公社化以后,1958年每人七百一十四斤,1959年每人八百三十三斤,1960年每人八百六十二斤,即比1957年增加71%。
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1958年九百八十六万斤,1959年一千三百一十八万斤,1960年一千四百三十五万斤,相当于1957年同一地区所提供的商品粮五百一十六万斤的二点七八倍。
给国家交售农产品的总值:由1957年的三十二万元,增加到1960年的一百二十八万元,即增加到四倍。
社员的集体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计算,1957年三十元,1958年四十二元,1960年五十四元。
上列各项数字,预计今年将继续增长。
从这些数字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梽木山的面貌在公社化前后,发生了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现在人们称赞这个地方是,
“粮多钱多,人畜两旺,生活愉快,身体强壮,生气勃勃,一派繁荣景象。”
为什么恰好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呢?很显然,这是同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分不开的。
我们知道,我国农村的人民公社,是在1958年适应生产建设大跃进的需要和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在农业高级合作化的基础上,联合组成的。邵阳县梽木山公社,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建立起来的千千万万农村人民公社中的一个。
1958年,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大跃进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局面,鼓舞着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和革命干劲。不但高级社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都努力去办,而且提出了许多超出高级社力所能及的迫切要求。例如要改变梽木山的面貌,就必须改变它的自然条件,首先是水利条件,而要在这个山峦起伏、田垅狭隘的丘陵区,建成一个相当规模的水利系统,却不是一个高级社所能办到的。一些农田建设、交通建设和其它企业、事业,也都需要有比原来高级社规模更大、力量更强的集体,进行统一的规划,组织周密的协作,才能办成办好。因此,梽木山的农民同全国各地的农民一样,要求并大社、办联社或公社的心情,就愈来愈迫切。
果然,公社一建立,许多过去办不到的事现在办到了。梽木山在农业合作社时期,也修了一些小水库和山塘,水利条件有所改善,但太小太少,不成系统,抗旱能力很弱。公社成立以后,三个冬春,这里就有计划地建成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他们的水利建设方针是队办为主,社办和队办同时并举,小型为主,中型和小型同时并举,分期分批,打歼灭战,力求当年受益。现在,在梽木山地区内,已有大大小小的水利设施三千多处,山塘、水库、抽水机有计划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能灌能排的水利系统。在兴建水利的同时,他们相应地建立了一套蓄水、保水、计划用水的管理制度。这里80%的水田灌溉已有了基本保证,其中60%的水田能抗旱八十天以上。由于水利条件的大大改善,他们就能抽出大批劳动力来精耕细作,改良土壤,改善交通;就能够多种双季稻,扩大复种面积。所有这些好事,都是在人民公社统一规划,综合经营,分级管理,密切协作的条件下,才能办成。社员说得好:“不是建立人民公社,哪能办起这么多的水利”,“人民公社带来了万年福”。
“人民公社带来了万年福”。梽木山农民的这句话,表达了我国千千万万农民对于人民公社的正确的评价,它将成为一句不朽的名言!
梽木山公社,既不是“得天独厚”,也不是“世外桃源”,它和千千万万的人民公社是大同小异的。除了某些具体条件的差别以外,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是相同的。只要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政策,不把人民公社办走样,并且不断总结经验,工作越做越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就一定能够具体地表现出来。
是不是也有曾经办得不好的人民公社呢?有。这些没有办好的人民公社,不是人民公社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具体工作中的问题。写到这里,我记起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有一支从农民起义中诞生不久的游击队,它的武器是大刀和红缨枪。后来,从敌人手里缴获了几枝步枪,一部分游击队员换了新武器,但是不会使用,因而他们就怀疑步枪是不是比红缨枪好。当然,他们不久就学会了使用新武器,他们的怀疑也就随之而消失了。人民公社是一种新武器,一些地方的同志由于缺乏经验,一时还不能熟练的掌握它、使用它,如果有人由此而怀疑人民公社是不是比高级社好,这岂不是同怀疑步枪是不是比红缨枪好那样幼稚而可笑么!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学会熟练地掌握、使用人民公社这一新武器,并且在战斗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它,改善它,使它日益锐利,日益完善,日益充分发挥它的威力。我们已经这样做了,并且正在继续这样做下去。我们的党总结了三年来办人民公社的经验,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规定了人民公社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制订了有关人民公社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党的这些决议和指示,已经在广大农村逐步实现,已经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广大农村普遍的呈现着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不管我们前进的路上有多少暂时的困难和曲折,但是,它的总的趋势一定是一年比一年好,一代比一代好。人民公社的万丈光芒,不但照耀着整个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而且照耀着将来共产主义的美好前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