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南桐煤矿职工医院医务人员 到生产现场去保护矿工健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28
第4版()
专栏:

南桐煤矿职工医院医务人员
到生产现场去保护矿工健康
做好病房和门诊工作的同时,普遍开展巡回治疗,在工房和宿舍区建立简易病室和家庭病床,在一些离医院较远的地区增设医疗站
新华社重庆27日电 重庆市南桐煤矿职工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做好病房和门诊工作的同时,主动到井下、车间、食堂和宿舍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从多方面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
他们经常同矿工们一起谈心,了解大家对医疗工作的意见。他们根据矿区分散的特点,改变过去等病人上门诊疗的办法,普遍开展巡回治疗,经常到生产现场送医送药上门。同时,在工房和宿舍区建立简易病室和家庭病床,在一些离医院较远的地区增设医疗站,并在职工中训练了一批义务卫生员,配备药品药箱。这样,使患病的职工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治。有一次,有个叫陈光华的女工得了病,没有来看,负责巡回治疗的保健医士宗顺蓉听说后,便提着药箱,从工地找到车间,从车间找到工房,一直找到那位女工家里,给她诊治,第二天又扶着她到医院去检查治疗,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
医务人员们经常到生产现场,同矿工们不断接触以后,对矿工们的劳动和生活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卫生保健工作做起来就更加主动。夏天,他们组织防暑工作组到炼焦场、装运队等温度高或经常受烈日暴晒的地方,集中力量加强防暑降温工作,预防传染病。现在,气候冷了,医务人员们又成立防寒医疗队,分头到各矿井去专做防寒防冻工作。前不久,二井职工得感冒的多,那里的保健站长杨麟先就领着一些医务人员到井下和工人一同劳动,发现得病的原因是工人们下班走出井口时,受到井外气温低和大风的影响,同时洗澡室的换衣间保暖设备差,他们便一面帮助修理好换衣间,一面配制成一种能防止感冒的汤药,每天到井口送给下班的工人们服用,防止了伤风感冒的继续发生。内科的医务人员黄登玉在洗炼厂巡回治疗中,发现一些工人因为常常下井挖泥煤,手脚容易冻裂,她就想法配制了一种防冻油膏,给工人敷擦。有些医务人员在夜晚轮流到单身工人宿舍巡查,替工人盖被子,使矿工们很受感动。
这个医院的医务人员还常常到各职工食堂帮助炊事人员搞好食堂卫生工作。今年以来,他们采取开办短期轮训班、定期上卫生课的办法,先后轮训了三百多名炊事人员。煤矿里煤尘多,食用水一直不很干净,医院党支部书记杨富章和一些医务人员一起研究,配制成一种能在水中灭尘除菌的原料,并协助炊事人员建立一些滤水缸、净水池等,使吃用水比以前干净得多。煤矿工人上下班时间不一致,开饭次数多,时间长,工人们不容易吃到热饭热菜,医务人员便和炊事员一起研究制造成一种保温箱,许多食堂做到了饭热、菜热、汤热。
此外,他们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制造了一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备,如防止井下工作面的煤尘和噪音的清音箱、喷雾器等。医务人员们这样长期勤勤恳恳地为矿工们服务,已经在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全矿因病伤而缺勤的职工一般都在1.3%以下,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等已经大大减少。过去在一些高温工场最容易发生的中暑现象,今年也没有发生。职工赞扬这个矿山医院,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都把它评选为全矿和全市的先进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