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志气之帅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28
第6版()
专栏:读书随笔

“志气之帅也”
杨尚德
“志”和“气”这两个字结合成一个词,想来很有个意思。
气,这是一个“塞于天地之间”的字眼。在我们民族的传统观念中,万物都有气,天有天气,地有地气,人为万物之灵,有思想,有感情,要生活,要斗争,当然更少不得一个“气”字了。
天地万物中有各种各样的气,归纳起来,也不外“正气”和“邪气”两种。这两种气,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斗争。
孟子说:“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气为志的表现,志就是气的源泉和引力。
有各种各样的志,也就有各种各样的气。志在个人者为“小气”,志在集体者为“大气”,志在损人利己者为“邪气”。在神话传说中,有许多气叱咤[chì-zhà]风云的形象,制服了各种各样妖魔鬼怪;在历史上,有许多像写过《正气歌》的文天祥那样的民族英雄,威武不屈,精光不灭;至于历代劳动人民反抗暴虐、征服自然的豪壮事迹,那就更加数不胜数了。一股浩然正气,贯串了我们民族以及整个人类的历史。这种冲毁一切邪门歪气的气概,正是人民意志坚贞不屈的表现。
无产阶级革命者,有最远大的志向,也就产生了最宏伟的气概。志立天地,气贯日月,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最彻底的共产主义者,也就是最勇敢的战士”(恩格斯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主义恶魔横行世界的黑暗天地中,敢于宣告共产主义必然要在全世界胜利;毛主席在革命遭受巨大挫折的关头,能够预示革命高潮必将很快到来,而在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又能指出:这“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败不馁[něi]、胜不骄,坚定的革命意志,激励着勇往直前的气势。正是由远大的革命志向、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中生发出来的。
王国藩同志说得好:“‘干’字后面要有伟大的理想。”(见5月18日河北日报《挺起腰板》一文)。想当初,他们三条驴腿办社,如果没有革命大志,哪能有迎着重重困难前进的气魄!到如今,他们已变得家大业大,但要继续前进,要夺得每一年、每一季的好收成,同样需要极大的干劲,而这种干劲也正是发自共同的伟大理想。江苏省武进县小河公社十二大队的第六生产队,曾经接连五季减产,成了“五保队”。经过一场实际教育,三十四户社员发了狠心,“不信干不过别的队”。有了自力更生的志气,也就鼓起了革命干劲。千方百计战胜了灾害,夺回了过去减产的粮食,由缺粮队一跃而为余粮队。
一个地方,条件有优劣,困难有大小,但只要人们有高尚的革命志趣,就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乐园;一个人,年纪有老少,体力有强弱,但只要有明确的革命理想,就是一个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坚强的人。你看那《志在山河》(见11月21日《中国青年报》)的知识青年张世文,三年前的一场洪水冲坏了家乡大岭山,居民们纷纷搬下山来,他却离开学校不畏艰险地冲上山去。有人觉得一场洪水把山上的“社会主义”冲走了,他却非要社会主义上山不可。在别人看来荒秃秃的山坡,在他眼里却同时看到了青枝绿叶的远景。正因为他有志向,不气馁,终于带动几个人使秃岭变成了绿岭,使下山的人家又上了山。
从一个单位日常的劳动、工作气氛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如何;从一个人日常生活的气色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志向、理想如何。观其“气”而知其“志”。似乎还有一种情况是“无生气”的。“无生气”是否就是没有“气”呢?不然。正气不旺,邪气必长,是没有什么“真空”地带的。
古人讲究“养气”,我们也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养气之道”就是树立共产主义的大志。唯心主义的“道”虚无缥缈,用隔绝人世的“养气”方法来自欺欺人;而我们革命者的“道”,既是“顶天”的,又是“立地”的。奋勇地投身在实际生活中,不倦地战斗、学习,不断地加强思想政治的休养,就能使我们志增气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