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英雄山城情谊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1-12-29
第3版()
专栏:越南通讯

英雄山城情谊深
新华社记者 胡本英
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带着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深切敬意,25日访问了举世闻名的英雄山城——奠边府。这一天,奠边府到处红旗招展,从机场到代表团寓所,沿途挂着一幅幅写着“越中两国人民和军队之间的友谊万古长青”的横幅标语。环绕在青山绿竹中的这座经受过严酷战火考验的山城,呈现出一片欢乐的气氛。
敬爱毛主席
25日晚上,越南人民军西北军区文工团举行盛大演出,欢迎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帷幕拉开了,年轻的男女演员们引吭[háng]高歌。他们唱的第一首歌曲是《东方红》。听说,守卫在奠边府的人民军战士,就像他们都会唱《胡志明颂》一样,人人都会唱《东方红》。这种象征着中越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情景在26日上午西北军区举行的欢迎大会上又一次出现。
当天,会场的正面墙壁上,高悬着胡主席和毛主席的像。军区副政治委员在致欢迎词中,全场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人们不停地高呼:
“胡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岁!胡主席万岁!”
这声音不是普通的声音,这是中越两国人民战斗友谊的声音。它将永远回响在越中两国人民的心里。
奠边府公民
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到达奠边府的当天晚上,当地的傣[dǎi]族代表来到寓所会见代表团。原来她们是四个傣族姑娘。她们接受了乡亲们的嘱托,特地前来向代表团赠送礼物的。
姑娘们打开包袱,从里面拿出绣着花纹的傣族头巾和背包;随后,亲手把头巾围在代表团成员的头上,把背包挂在大家的肩上。按照傣族人民的习惯,这是对客人的一种最尊重的表示。奠边府人民就是这样把中国人民的使者,看成是他们最亲爱的人。
奠边府人民的这种深情厚谊,使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深为感动。刘亚楼空军上将代表叶剑英元帅和代表团成员,向奠边府人民表示深深的感谢。他说,“你们给代表团围上奠边府的头巾,这使我们变成了奠边府公民。能作一个奠边府的公民,代表团感到很大的荣誉。”
傣族老大娘的心
26日上午,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了奠边府盆地的一个傣族村庄。代表团乘坐的飞机上的两位中国女服务员也随同代表团来到这里。
在村头上,代表团受到全村男女老少的热烈欢迎。一位傣族老大娘突然紧握女服务员的手,交谈起来。经过翻译同志的帮助,才知道老大娘要收她做义女。这位老大娘从来没见过中国的女同志,她说:“我见了中国人,就像见了亲人似的,我想收个中国姑娘做义女。”她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我要是有机会能到中国去看看,那就心满意足了!”
这位老大娘的心,也就是全村人民的心。中国代表团在这里受到最热情的款待。傣族人民把他们酿造的白酒拿出来请中国客人喝,他们敲起锣鼓,围成舞圈,同中国客人翩翩并舞。这时,这个寂静的村庄浸沉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新华社河内2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