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各抒己见 自由争辩 取长补短 北京文艺界畅谈文艺创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03
第4版()
专栏:

各抒己见 自由争辩 取长补短
北京文艺界畅谈文艺创作
半年来开会二十八次,内容包括:分析评论各种新的文艺作品,探讨传统剧目中的某些学术性问题,讨论山水画、花鸟画的作用,研究相声的艺术规律。通过各种座谈,密切了研究工作者同创作人员和艺术表演人员的联系
新华社2日讯 北京市文联近半年来,结合创作实践中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座谈会,对活跃学术争鸣空气和繁荣创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1961年夏季到现在,这种座谈会共开过二十八次,内容涉及文学、电影、戏剧、曲艺、美术等方面,形式活泼多样。其中,有的分析评论新创作新上演的各种文艺作品,有的探讨传统剧目中的某些学术性问题,有的讨论山水画、花鸟画的作用,有的专题研究相声的艺术规律。参加座谈的既有文艺批评工作者,也有创作人员和艺术表演人员。大家在会上畅述己见,自由争辩,取长补短,活跃了创作思想。许多作家、艺术家把参加这些座谈会当成自己创作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活动内容。
结合艺术实践活动开展的一些专题座谈,直接推动了创作的繁荣和艺术质量的提高。在一些新改编的传统戏曲剧目讨论会上,集中交流了如何推陈出新的经验。例如在讨论河北梆子《王宝钏》时,有些人认为王宝钏同父亲王允之间的斗争表现了反封建的主题,改编时应赋予王宝钏以更高的形象;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一出传统的《世情戏》,主要是描写《家常理短》,不能担任反封建这样严肃的主题任务,因此改编时就须根据原作所提供的基础,既要注意思想性,也要尊重传统,寓道于戏,并慎重保留前辈艺人千锤百炼的演唱技巧和某些优秀艺术表演方法。对于这出戏中的迷信部分和反映人的理想的神话情节,则应当区别对待。根据这种具体分析的精神,大家对许多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戏曲传统剧目,提出了各种整理加工方案,大大活跃了编剧、导演和演员的创作思想。此外,座谈会还讨论了工人业余作者韩忆萍新作的长诗《铁匠传》,新上演的电影《红旗谱》、《暴风骤雨》,话剧《胆剑篇》,昆曲《李慧娘》等,大至创作思想、主题,小到一景一词,都认真提出许多修改、加工的建议。关于山水画、花鸟画的讨论,也进一步激发了画家们的创作热情,使北京市的美术创作的题材和体裁更加多样。
许多座谈会上提出的学术性、理论性问题,例如创作历史剧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国画创作中的继承与革新,山水画、花鸟画有无阶级性,相声创作的特点和艺术规律等,引起了与会者更大的注意。在座谈中,大家都肯定评剧《钟离剑》、话剧《胆剑篇》是描写《卧薪尝胆》这个同类题材的较好作品,但是对如何表现帝王将相和人民群众的作用意见不同。有些人认为,这两出戏较好地塑造了钟离老人和苦成老人,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作用;但有些人则认为,相形之下越王勾践的作用不够突出。有些人主张在塑造勾践的形象时,应从历史主义的观点适当地表现出“忍辱”和“先屈后伸”的性格特征,否则,写得过于强硬或简单化就会有损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在相声座谈会上讨论得最有兴趣的问题是,相声是什么样式的文学,相声引人发笑的要求等。有人认为相声是一种讽刺文学;有人认为相声不仅可以用于讽刺,还可以用于歌颂;也有人主张相声是“笑的文学”。关于笑的要求,很多人主张应使听众从笑中受到教育,每段相声都应注意思想性;也有些人认为有思想性的笑是相声的最高要求,轻松、愉快、健康的笑则是相声引人发笑的一般标准,这种笑也是需要的。在会上,许多人主张笑是相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相声的笑是要使听众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果把笑当成目的,则易走向“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并导致用不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相声遗产。但也有人认为笑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两者不可分割。通过这些讨论,学术争鸣的空气越来越浓,问题也越争越深了。
北京市文联在召开这些座谈会的同时,举行了多次观摩、展览,许多参加座谈会的人都在事先作好准备,因此争论起来有材料,有观点,持之有故,以理服人,不仅相互提高了理论水平,也有助于大家研究各种艺术创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加知识,扩大眼界。
这些研究、讨论,更加密切了研究工作者和创作人员、艺术表演人员的联系。过去有些研究工作者因为同创作人员接触不够,了解创作情况不多,因此使创作人员常常感到从他们所写的文章中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经过座谈会上双方共同探讨,研究人员更多地了解了创作中的甘苦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因而在会上的发言或写成的文章,基本上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另一方面,创作人员也从研究工作者那里学到许多新的东西,启发了思想。剧作家曹禺参加《胆剑篇》的座谈会后就曾表示,他第一次学习写历史剧,也是第一次得到这么多良师益友的帮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