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眼神的魅力——评祝希娟扮演的吴琼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1
第5版()
专栏:

  眼神的魅力
  ——评祝希娟扮演的吴琼花
  汪岁寒
(一)
曾经有一位同志对我评论过一位演员所扮演的日本法西斯军官的形象时说:“一脸杀气,两眼善良。”道破了这位本性善良的演员在扮演凶恶的敌人时仅仅进行了外部加工,忽略了对人物的内心体验。在化妆技巧相当高明的今天,二十多岁的青年可以变成七八十岁的老爷爷,不论是头发、胡子、脸部肌肉、手脚都可以化妆,但只有一样东西不能化妆,那就是眼睛。而剧中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内部形象是通过外表——通过面部,通过眼神来认识的,因为它们直接反映着内心世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语)只有从眼神中,我们才能最鲜明地看到人物的年龄、经历和性格的闪光,一个演员的眼神是多么重要呵!
当我阅读《红色娘子军》文学剧本时,一开头就立即为作者在琼花这个人物的眼神描写上所下的功夫吸引住了。琼花出场的肖像是:“她头发零乱,脸上有鞭痕,瘦瘦的面庞,浓眉,长目,深眼窝。这个十八岁的女奴,一双黑亮、火辣辣的大眼睛里,燃烧着刻骨的仇恨!”接着在同一段落中,又一连三次写到琼花的眼神:
女奴(即琼花)对骑在马上的“老爷”(即常青)投了一个仇恨的目光。
刚刚被抓回来的女奴——琼花,被吊在梁上,瞪着一双火辣辣的大眼睛,刚强的咬紧牙,忍受着瘦小的恶奴头目老四的鞭挞。
老四挥动皮鞭,鞭鞭见血,抽打着琼花。琼花不躲闪也不呻吟,怒视着他。
摆在《红色娘子军》导演面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找到这样一个具有“黑亮,火辣辣”眼神的青年女演员。可是这不是一件容易事。有一些同志在选择演员时,更多的去注意外形的“匀称”、“秀丽”(这里面包含着极大的主观成份),很少去考虑角色的性格,更不去估计演员的才能,其结果是银幕上只见“美人”不见“人物”。《红色娘子军》导演谢晋同志曾谈起在选择琼花的演员时,他初步确定人选之后,也有人提出不同意的意见,可是当谢晋同志和祝希娟同志到了广州,剧本作者一见面却说:“就是她!”
从“就是她”,然后确定由“她”来扮演时,还要充分估计到今后的工作及演员的潜力,应遵循表演艺术的规律去选择演员,方法对,决心大,缺一不可,我觉得谢晋同志在这方面是有勇气的。
一句话,《红色娘子军》的琼花扮演者,选得恰当。
(二)
演员和角色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一个真正的演员在接受角色任务后,不能这样想:“他就是我!”而要使“我变成他”!祝希娟同志和角色之间就经历了一个我变成她的艰辛的劳动过程。文学剧本的作者在看到祝希娟同志时,除了“这就是她”这句赞语之外,同时指出希娟同志身上存在着较浓厚的知识分子气息。这和琼花是完全相反的东西。眼神虽然“黑亮、热情”,但不够“火辣”。原因是祝希娟缺乏女奴的生活经历和三十年代红军斗争的知识。要解决这个困难,首先应在自己身上感觉到角色,然后才能使观众在演员身上看到角色;就是“她”,就是“这一个”!这就要求演员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角色的一生经历。许多有成就的演员都是这样做的。
《红色娘子军》的创作者们,一开始就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导演为演员们安排了一个很好的环境,提出了“手不离枪”的口号,并请当年红色娘子军连连长冯增敏同志亲自带着她们在海南岛出操,战斗演习。祝希娟同志就经历了一阵“穿军服、着草鞋、背七斤半的枪、弹药……,脸上晒的褪了一层皮,脚上起了泡,”的战士生活(见马兰:《初上银幕的女主角》)。并且通过无数次的参观、访问、军训、劳动,特别是听过当年娘子军连连长冯增敏谈起对旧社会的反抗和斗争,祝希娟同志终于感到:“女奴的感情在我的心上种下了根。”
这里牵涉到所谓角色的种子问题,很多同志把角色的种子比作“鹰”、“狗”、“花”、“草”……之类,看起来不管比做什么,演员总应全身心地体验到角色的一生经历,这“一生的经历”要在演员身上种下了根,方能发出芽来。重要的问题在于怎么样通过想像、“有魔力的”假使,相应的体验……等一切手段,以演员自己的身心为土壤“种”下去。
电影和戏剧在塑造人物的创作方法上,基本规律是一致的,但到底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还有它不同的要求。电影由于拍摄方法的零碎,要求演员善于在间断表演中保持角色的贯串动作线,并且要有高度的准确性。在电影中,一个完整的动作常常被分割成若干镜头,同一段落的镜头,又有时相隔好久方能拍摄,所以要求演员在动作、情绪和节奏速度的连续性方面要掌握得非常准确,但还不能机械地重复,而要有新鲜感。不像舞台演员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一个规定空间中连续表演一个完整的动作。电影艺术中的间断表演的准确性,并不是一个纯技术的概念,而是要求演员具有迅速在生活角色的规定情境之中,并有相当强的情绪记忆和表达能力。据谢晋同志谈,祝希娟同志是具有这方面的才能的。一个好演员所拍下的镜头,导演是无法在剪接台上依靠剪刀任意颠倒或掉换,尤其是具有极强的眼神表现力的近景,中途如果在情节上有所变动,必须重拍。这在琼花和常青二人的关系发展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而在有些影片中,往往由于情节结构的变动,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在性格上又看不到什么发展,常有整场整场戏或不同场次中的个别镜头相互掉换的做法。虽然有时也能使人看不出破绽来,但毕竟也说明了演员的表演是不够准确的。
(三)
祝希娟同志在《红色娘子军》上映之后曾写过几篇文章,从这几篇文章的某些片断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她在创作中的若干有意义的感受。
第一处:她记述枪击南霸天时的创作心情道:“我必须寻找到足以使我激起仇恨而不自觉地犯纪律的因素。我重新回忆了琼花的身世,在拍摄时,当我一见到南霸天,眼前立刻显现了父亲血肉模糊的尸体,于是我浑身都麻木了,琼花那双‘黑亮火辣辣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南霸天,不由自主地抽出了枪……”。
第二处:在火线入党一场中,“棚内突然响起了雄壮的国际歌。这歌声激励着我,使我全身的热血都沸腾了!‘从现在起,你已经是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了。’我激动地望着常青书记,一心想着:昨日的女奴,今日的战士,一定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党旗在我眼前扩大,国际歌声越来越嘹亮。……”
第三处:是记的琼花“在医院中目送战友上前线时,我却也不自觉地用了这种(指充满仇恨火花的)眼光。导演看完后说:‘为什么琼花用那种充满仇恨的眼睛看着同志们奔赴前线?要知道琼花是个爱憎分明的姑娘啊!’这一句话提醒了我,我只想到她那双黑亮火辣辣的大眼睛如何盯着南霸天,却忽视了这双眼睛在看同志时,又会放出亲切和挚爱的光彩。”
这三段叙述是非常宝贵的,它说明:祝希娟同志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形体的变化,她不但进入了角色的想像,并且由于想像产生的视觉形象和听到的声音,竟至使她热血沸腾,浑身麻木!“不由自主的”举起枪来,终于使观众看到了她那黑亮火辣辣的眼神。大家都知道,演员对自己的眼神是无法作“自我检查”的,因为当你对着镜子的时候,角色就跑掉了,只剩下演员自己的眼神,正确的、表现力丰富的眼神,只有当演员全身心的生活在角色的规定情境中: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面对着什么人,什么事件,并满怀激情的完成角色的任务时才能有机的产生。这一点祝希娟做得对,也做得好。
《红色娘子军》共有七百七十八个镜头,而琼花的近景,中景竟有八十七个之多,几占全片九分之一,在这八十七个镜头中,观众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琼花的眼神,现在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琼花的眼神所展示的内容。
全片第一个镜头是琼花的近景,她有一双火辣辣的黑亮大眼睛,充满着对恶势力反抗到底的意志,但又那么单纯,这是琼花对南霸天这一封建恶霸的剥削压迫采取反抗行动的第一个眼神:天不怕,地不怕,勇敢而不机智;她既不了解敌人的力量,也不了解自己的力量,只有一股“跑,看不住就跑”的猛劲。可是到了她在娘子军连的队前,扯开衣襟喊道:“为什么?就是为这个”时的近景中,我们却可以从这一双黑亮火辣辣的眼睛中,看到无数次逃跑,无数次鞭打折磨之后,她那颗越来越坚定的“当女兵去,回来报大仇”的决心。到侦察那场戏,当琼花一见南霸天,她那团复仇的烈火燃烧到顶点,眼神中火花闪闪,这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拿起了武器的奴隶,不顾一切向剥削者砍去的那种眼神。在这个眼神中,我们还看到了一定的军事训练在琼花身上所发生的作用,她举枪瞄准了“靶心”,这种瞄准的眼神,在这以前是不可能产生的。然后是看地图这场戏,在这场戏的结束,有一个猛然领悟的近景,琼花对常青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好像她在一生的道路上突然向前跨了一大步,从她的眼神里,使我们看到一粒几乎看不见的沙子突然扩大成一片辽阔的土地……。而当琼花亲眼看见常青在烈火中壮烈牺牲时,我们又一次地看到最大的悲痛与最深的仇恨在炽烈地燃烧,但过去那种一见仇人举枪就打的火暴味以及“我一个人到椰林寨去取下南霸天的人头”的稚气,到这时只剩下了一层淡淡的影子。到最后的一个近景,“火暴”与“稚气”完全没有了,琼花傲昂地走向新的征途,她已具备了一双作为一个成熟的红军女战士——连队指挥员所特有的眼神了,虽然仍闪着“火辣辣”的亮光。
如果我们回忆一下第一个近景和最后一个近景中琼花的眼神,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人物的成长发展过程是那么生动、合乎逻辑,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我们就能感到祝希娟同志在表演上的“新鲜感”和“准确性”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些近景或中景是不能任意颠倒或调换的,每一个眼神都深深地刻着人物在一定的瞬间所必然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印记,并深深的打入观众的心灵中,历久难忘。
(四)
艺术创作的水平是无止境的,演员的成就并不仅仅体现在一部影片中,而是要看他能否在银幕上塑造出第二个、第三个、……性格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这就要求演员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表演技巧的水平。
从“完整性”来看,琼花这个人物在各个阶段的思想情感变化,并不是没有疑问的,这在谢晋同志的文章《从导演的感受到观众的感受》中谈得很清楚了。但还想补充一点小意见,有一场戏,即琼花被南霸天“赠”给常青之后,洪常青和小庞带着琼花走过一片椰林,琼花只是一边走一边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们“主仆”俩,没有更积极的行动。对观众说来,通过影片的开端,就了解了琼花那个“跑!看不住就跑!”的刚强性格,可是这一对主仆却并没有“看”住她,即使他们与众不同,她为什么就能那样服服贴贴的被人反剪着双手跟着走呢?为什么从她的动作和眼神中,连一点想逃跑的意思也看不出来呢?当然,这类影响人物性格的完整之处在这部影片中是很少的,但仍然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总之,看了《红色娘子军》,看到了我们的银幕上又出现了一个有才能的演员,是令人高兴的。当然我们并不希望祝希娟同志在以后每一部影片中,都是“黑亮,火辣辣”的眼神,像所谓“本色演员”或“类型演员”那样。我们期待着祝希娟同志在第二部影片中获得新的成就。(附图片)
琼花猛然领悟地对常青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