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重庆裕华纺织厂职工积极克服困难 用低级棉纺优质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2
第2版()
专栏:

  重庆裕华纺织厂职工积极克服困难
  用低级棉纺优质纱
本报重庆11日电 重庆裕华纺织厂职工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用低级棉生产了大量优质纱。去年,他们使用的原棉等级平均比过去下降了二三级,而棉纱的质量却逐月上升。去年初,他们生产的棉纱中,一等一级品只占百分之六十几,9月以后就稳定在100%,12月份更进一步生产了40%以上的上等纱,棉纱支数也提高了。棉布质量超过了国家计划指标,并生产出不少府绸、华达呢等质量较高的产品。
这个厂使用的是四川棉花。由于产地遭灾,棉花的成熟度差,纤维短,杂质多,给生产带来不少困难。工厂领导方面组织职工总结过去的经验,提高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同时,由领导干部和工人、技术人员组成几个调查组,详细了解原棉质量低对棉纱、棉布质量的影响。研究细纱质量的调查组,在一百二十三号机台上将三百多个锭子都编了号,集中优秀的值车工和保全工试纺。经过试验研究,证明只要提高技术水平,改进设备和工艺设计,就可以用低级棉纺优质纱。当时,工人在操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棉纱断头多,有时每千锭一小时就断五百多根。开始有人认为:这是原棉强度差、纤维短等原因造成的,无法解决。但参加试纺的工人却突破了这一关。细纱值车工、先进生产者赵秀珍技术熟练,动作轻巧,双手配合得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条不紊地坚持使用无拈[niǎn]接头等先进工作法,有节奏地巡回,清洁工作做得好,因此断头少,棉纱质量高。细纱工就积极向她学习。其他工人也积极向同工种的操作能手学习先进经验。他们还开展操作表演赛,互相观摩学习。各工种都出现了适应新情况的操作方法,使半成品和棉纱的质量不断提高。
这个厂的管理部门也积极改进企业管理,为克服客观困难创造条件。由于全厂上下一致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这个厂去年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每季都被评为四川省和重庆市轻工业系统的红旗单位。现在,全厂职工正在总结去年克服困难的经验,决心在今年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