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高尚的精神状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2
第6版()
专栏:

  高尚的精神状态
  沈潭
京剧《杨门女将》给人们以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国家民族的命运遇到严重艰难的紧急关头,白发萧萧的佘太君,带领杨门众女将,率师西征。她们未尝不知道以她们的力量,能否克敌致果,还在未卜之中。但是,深沉的国难,就把个人得失压到极次要的地位了。精忠报国,公而忘私,大义凛然,临危受命,是我们民族精神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那些忠义双全的英雄人物,他们的高尚的精神状态,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民心头、并且世世代代散发着光芒。
去年读到辽宁建昌县娘娘庙公社社员梁赛君一家爱国爱社的消息,我想起了杨门女将;今天读到福建建阳县城关公社社员陈钦荣一家人热爱集体、全家都是好社员的消息,又想起了杨门女将。陈钦荣一家人勤奋劳动,经常超过定额任务,全家四个劳动力都得到队里的表扬和奖励,成为队里收入最多的“状元户”;更可贵的是这一家人处处表现以集体利益为重。举几个例:他全家的自留地和新开的零星荒地共一亩二分,这些田地种上番薯、杂粮、蔬菜等作物,需要的肥料不少。但是他家经常把质量最好的肥料,先交给队里使用。去年10月底,天气突然变化,他一家早已完成了集体秋收的定额,正在准备收割自留地的稻子。但这时,队里还有一百多亩晚稻没有收回来。他全家人又积极参加抢收队里的晚稻。一连三天,在队里完成晚稻抢收任务后,才开始收自留地的晚稻。陈钦荣老汉看到队里人人忙着冬耕翻土,集体种的六亩蔬菜无人管理,便挺身而出,串连四个老人把蔬菜管理责任承担下来。他的老伴曹碧荣过去在家只带两个孙儿,管些家务,最近也天天起早积肥。一个月给队里积了五担肥料。
乍看起来,积几担肥,割几亩稻,似乎算不了军国大事。但是,这种先公后私的精神,表现在一家公社社员身上,岂不是流露了热爱集体的真挚感情、闪烁着崇高的集体主义光彩么?一个集体的成员,能力有大小,劳动有轻重,但是如果能先集体之忧而忧,后集体之乐而乐,那么他就是一个精神状态高尚的人,一个无愧于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国公民。
陈钦荣跟社员们说过:“兄弟们,你们全知道我的家底,我从娘胎下来到白头,哪有过这么好的日子?我向大家保证,我们全家要爱社到底。”是啊,只有尝过黄连苦,才更懂得冰糖甜。陈钦荣爱国爱社,是有他的阶级深情的。他们一家的高尚的精神状态,是从切身体会里认识到个人命运是同国家和集体的命运紧紧相连的。水涨船高,船又怎么离得开水呢?
我听到一位大队的干部感慨地说过:“我这个党员还不如佘太君,她在国家困难时还领导十二个寡妇征西,我呢?在暂时的困难面前,却打算向国家讨价还价,减低任务。咳!”这位同志认识到这一点,对他思想和工作的进展一定是大有帮助的。他从此就会摆脱了那种低下的精神状态,像扫除了垃圾一样。如果每个党员,每个干部,每个社员,都能常常想想佘太君,想想梁赛君和陈钦荣一家,永远保持着高尚的精神状态,永远保持着一颗赤胆红心,那么,我们还会在什么样的风浪前低头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