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干部带头劳动 解决具体问题 唱凯区领导冬季生产步步深入 圩塘大队总结去年增产经验推动当前备耕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3
第2版()
专栏:

  干部带头劳动 解决具体问题
唱凯区领导冬季生产步步深入
  圩塘大队总结去年增产经验推动当前备耕工作
本报南昌12日电 带头劳动,到生产中去解决具体问题——这是江西临川县唱凯区二千多名区、社、队干部领导当前冬季生产的主要特点。
唱凯区去年收成较好。秋收结束后,各级干部就组织社员讨论了生产形势,安排了冬季农活,使社员增强了争取1962年增产的信心。在当前冬季生产中,一般干部都带头脱鞋下田,他们在生产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冬季生产运动不断地推向高潮。区委第一书记江树廷在华溪公社永丰大队参加积肥时,看到社员们争取今年增产的劲头很大,不到一个星期就铲完了田埂杂草,在许多田里铺上了塘泥。可是,他在唱凯公社唱凯大队参加修水利时,见到田间劳动的人不多,经过摸底,原来是有人认为“去年秋收结束早,干冬季活时间长,可以慢慢来”。江树廷把两队情况加以对比,再和其他区、社干部研究,发现不少大队群众存在着“慢慢来”的思想。针对这种情况,区委召集各公社、大队书记和一些社员,在永丰大队开了个现场会,组织大家到田头边看边议。永丰大队社员干劲大、生产好,使参观的人得到很大的启示。古港公社塔溪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根高赶回队里,介绍了永丰大队社员的干劲,第二天全队就有一千多人积极积肥和修水利。出勤人数比前一天增加一倍。这次现场会也有效地促进了其他大队的冬季生产。
冬季生产形成高潮后,区委又及时地组织干部带领老农、技术员到田间检查生产质量。检查发现大部分农活质量好,但也有一些社员对质量注意不够。如有些绿肥田的排水沟开的是窄小的单沟,不易排水;有些油菜地经过两次锄草后,土块还未打碎。为了提高农活质量,区、社干部和老农特地在北保公社江山大队搞了管理绿肥和油菜的榜样田,组织一些社员参观。江山大队各生产队的队长、社员代表参观榜样田后,各生产队立即组织二十一个老农带领一百名社员,突击一天,为全队的一百多亩绿肥田补开了双沟。
据新华社讯 江苏武进县圩[wéi]塘公社圩塘大队,通过总结超产队和减产队的经验教训,有力地推动了冬季生产。
1961年这个大队的收成好于1960年,全大队十八个生产队中,超产的有十四个,平产和减产的各两个。
原因何在?从超产队和减产队的对比中,大家总结出了一条根本经验:增产增收必须靠搞好集体生产。以第五生产队和第十一生产队为例。五队过去产量一直较低,1961年因为干部和社员同心同德,关心集体,二十六户社员都超额完成了对集体生产的出工和投肥计划,产量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水稻比1960年每亩平均增产一百四十三斤,社员的收入显著增加。而第十一生产队,因为放松了集体生产,部分社员没有完成集体生产的出工和投肥任务,出勤不足,夏栽误了季节,三十八户社员所投家肥,还抵不上五队社员交售家肥的一半,全队仅水稻一项就减产九千多斤。鲜明的对比,教育了广大社员,特别是减产队的社员。第十一队的干部和社员认清方向之后,召开了齐心会,共谋今年生产大计。现在这个队的社员踊跃出勤,麦田加工和积肥搞得很好。
总结评比中,干部和社员进一步认识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是搞好生产的关键。第十三生产队远田多,土质差,劳力也弱;而第九生产队人强马壮,田地肥沃,水利条件也较好。但条件差的第十三生产队去年超了产,平均单产比1960年增加了一成半,第九队条件虽好,却是个平产队。社员们说:“第十三生产队全是用劲干出来的。”有这样一件事:第九队在水稻耘趟以前,干部和社员因天热,没有及时下田耘趟,结果二百多亩晚稻,只耘趟七亩、除草一次,结果每亩比往年少收五十多斤。而十三生产队的社员却是头顶烈日,脚踏烫水,把七十一亩稻田全部趟了两次,获得了较往年为高的收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