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协作试验 不断总结 不断提高 北京纺织系统推广八大革新项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4
第4版()
专栏:

  协作试验 不断总结 不断提高
北京纺织系统推广八大革新项目
据新华社讯 北京纺织工业系统的八项重大技术革新项目,经过巩固提高,现已在生产中普遍推广使用。
这八项技术革新是半自动落纱、半自动插管、自动割绒、自动穿经、长毛绒干整理国产羊毛分级机械化和新的退浆、乳化技术。这些项目是前两年各纺织工厂职工和科学研究部门、高等学校协作试验成功的。原来纺满了纱的纱管,全靠人工从机器锭子上拔下来,一个女工每班要拔几千次。采用半自动落纱机后,工人们只要把只有短统靴那么大的落纱机从细纱机的这头推到那头,一个个纱管就自动落入纱袋,效率比手工提高40%,每个落纱组的工人由八人减到四至五人,并消除了手工拔纱管造成坏纱和纱圈松等现象。现在全市已有70%纱锭和55%的拈[niān]线设备采用这种新技术。落完纱后往空锭子上插木管,也大部分由半自动插管机代替。灯芯绒的割绒工序,过去是将坯布绷在长架子上,工人手持小刀,围着架子跑着割绒,每人每班跑五十多华里,还只能割两匹多绒,由于手工操作,绒毛割不齐,有时甚至把灯芯绒割破,所以正品率只达70%。现在普遍使用自动割绒机,工人减少了五分之三,工人只要掌握机器的开关,一人一班能割十五匹多。割出的绒毛整齐,染色、成衣以后色调均匀美观,正品率达98.5%。
这些技术革新项目能够巩固和提高,是职工们树立了不断革命思想,对革新项目进行不断改进的结果。北京毛巾厂把土设备改制成自动割绒机的过程中,曾发现刀片碎裂,割出的绒有破洞和坏毛条。当时,有些人就动摇起来。工厂党委及时组织工人举行多次座谈会,经过反复讨论,一致肯定方向对头,但在技术上还没有完全过关,需要继续努力。工厂的副厂长到车间和割绒工人、割绒机设计人员一起,改造了机器不合格的部件,提高刀片的锋利度,对坯布和割刀之间的距离进行了调整,又经过几十次改进,闯过五个重要的技术难关,终于使自动割绒机制造成功。北京第二棉纺织厂制成的第一种自动穿经机,开始使用时,机器容易坏,有时不能把要穿的经纱一根根地分清。工厂坚持试验,一面征求穿经工人的意见,一面派工人到北京强声电机厂专门学习有关电气技术,并请他们帮助加工穿经机的精密零件。经过不断改进,终于提高了穿经机的精密度。
各厂不断组织职工特别是技术人员对革新项目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提高革新项目起了重要作用。北京光华染织厂在试验成功乳化油脂松香时由于没有找到科学根据,影响技术的推广。工厂组织了专门机构和厂外科学研究部门、高等学校研究这个问题。他们从化学、物理等方面找到了很多科学根据。现在这项革新技术已列入了这个厂的生产工艺规程。
各纺织工厂还组织工人学习了其操作技术,及时建立了保养和交接班等有关责任制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