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老工人的风格 对·国·家·负·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4
第4版()
专栏:

  老工人的风格
  对·国·家·负·责
老铆工共产党员毕文儒十一年来始终把工艺规程当作自己的生产“宪法”。他生产的七百九十二种、一万多个配件,件件合格,从未出过废品,并且月月超额完成任务。
毕文儒是阜新矿务局中央机修厂三车间的铆工。不论加工几十吨重的大件,或者细小的螺丝,他总是按照工艺规程严格检查头一个活的质量,合格后,再开始大批生产。
毕文儒把图纸看作是生产“宪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十一年来,他总是一丝不苟地按图纸生产。可是他并不是机械地对图纸负责,而是对国家负责。有一次,他们小组翻修一台旧锅炉,他发现外壳内径的尺寸和要安装在外壳里的锅炉芯子的尺码一样大,他想这怎能安装上去呢?立即建议停工,报请技术科,修改图纸后再施工,避免了返工,按时把这台锅炉交给了使用单位。
车间的工人们说,毕文儒是个生产工人,又是个要求严格的检查员。原来,有一次,毕文儒做的一台锅炉,经检查员验收合格了。毕文儒在收拾工具时发现有一个铆钉有点松动,他马上拿起工具,钻进锅炉铆紧了这个铆钉,才下班回家。
十一年来,他还改进和制造了一百多种工具。去年7月间,他们制作一批急用的排水设备,需要在二十五天内生产出来。可是照老办法生产,光铲管子的接口就要三十天才能完工。当时有人主张不铲接口,直接焊接。毕文儒不同意这种光图快不讲质量的干法。在老工人陈忠义、张风岐的帮助下,毕文儒改进了工具胎,利用原来的无齿锯铲接口,效率提高三十倍,终于按期按质量完成了生产任务。 新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