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劳动教育了我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0-27
第6版()
专栏:

  劳动教育了我们
冀东建国学院 通讯组
九月十二日建国学院开始了在唐山的第二期学习,第一课是劳动创造世界,创造人的学习,“劳动创造世界”的劳动观点开始为同学们接受了。于是“劳动是光荣的”,“理论要与实际结合”的研讨在同学中酝酿起来,同学们挖阴沟、抬脏土、挑水、洗饭碗,掀起了劳动的热潮。进一步大家又要求下乡帮助秋收,各班各组纷纷发出下乡挑战书,而且向院部请求批准下乡从劳动中学习。
三十日早晨,全院五六五位同学分成六队向市郊檀庄、太平庄、岳各庄等六个村行进了,大部分女同学换上了短装,男同学脱下了皮鞋,兴高彩烈的一边走一边唱:“不偷懒,不损坏家具,不接老乡报酬……”
“解放军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的歌声传进了村里,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围了上来;低声的议论着:“他们也会干活?”
村干部们按着预先商洽的计划把同学们都布置开,于是刨楂子、浇园子、起猪圈、掏毛房、捣粪、脱坯……马上展开了劳动,王春生同学说:“高粱楂子啥样?棒子楂子啥样?我咋分不清!”李星福指着地里的粪堆说:“谁家的坟这整齐……”……千奇百怪的问题都出来了,大家小心翼翼的摸索着,彼此虚心的学习着。在紧张愉快的劳动里,谁也感不到累,谁也感不到手痛,中午白元玉脚上拉了口子,别人劝他上药去,他说:“庄稼人下地,还带着药?”无论如何也不肯,宋玉明挑楂子肩膀压肿了,嘴里还不住喊着:“我向你们挑战!”牛敏思解下腰带捆楂子帮助输送,农民的活计,变成了同学们心坎上的事,大家还不时的复查着自己的工作,看有没有疏忽草率的地方。
老大爷们送来了烟、梨、花生…但都被同学们婉言谢绝了,老大娘们亲切的叫着“这群孩子”,要给同学们洗衣服,有的就把棒子花偷偷装到同学们脱下的衣服口袋里。三号大艾庄太平庄的农民趁庆祝中国人民政协成功,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机会,到一部和同学联欢,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着他们。张慎远感动的说:“我们给农民干了这点活,就对我们这样热情,今后要终身给人民服务,那劳动人民将怎样的热爱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从校内的理论学习到下乡的结合实际,绝大多数同学已开始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情感,由于自身的手痛脚痛对农民春种秋收夏天锄草,一粒米一滴汗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五班同学说:“咱们过去嫌粗粮不好吃,‘营养不足’要求改善生活,现在该不再挑剔了吧!”三班有的同学说:“这回可知道吃饭不容易啦!”有的同学过去看扛活的手又粗又黑不卫生,现在看着自己刚刚劳动一天就变了样的手,谁也不再说啥了。
十月九日,同学们又继续下乡了,农民们老远就迎来问吃问喝,要求到他们家里去,大家在农民们的热情鼓舞下,摘棉花、拔豆子、搓棒子……,女同学李郁文说:“干两星期也不累!”先在拔草的黄瑞逸同学说:“我要刨楂子,我要用大镐!”手上打着泡,也不歇,他反省自己生在地主家里,催租子,当吸血鬼,轻视劳动脱离劳动,白白的让长年累月栉风淋雨劳动在地里的农民给养活了二十三年,他感到卑鄙可耻……。
农民们眼巴巴的望着我们说:“看人家这学生多好,会读书,还会干活!”有位老大娘说:“真是换天下了,前天贸易公司来给我垒墙,今天你们又来给我刨楂子,这都是毛主席兴的好事……。”
三天的劳动又过去了,大家征求农民对同学们的意见,他们直笑着说:“啥都好,就是不吃我们的不好。”
虽然仅只是五天的劳动,可是,五天的收获也着实不小,同学们的旧知识分子的架子,首先在劳动人民诚挚、纯朴、热情的感动下,开始放下啦!除了刨楂子八二九·七亩,浇园子二○九三畦,搓棒子一八二·七石,脱坯二六八四块……外;他们还知道了“谁养活谁”的问题,开始认识了“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并且深深的体验到,从旧有的知识分子感情变化到工农的感情,从旧有的知识分子的立场转变到工农的立场,是还需要在今后长期的学习中,继续体验,继续锻炼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