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努力降低轻工业产品的成本商瑞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7
第5版()
专栏:

  努力降低轻工业产品的成本商瑞民
 戎文佐
降低轻工业产品的成本,就是要用较少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生产出较多量的轻工业产品,以满足人民必要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并加速国家的资金积累,更好地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产品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的好坏,最后都在成本中集中地反映出来。要降低轻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就需要全面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由于轻工业的各个行业和企业生产的特点不同,各项费用在成本中占的比重有多有少,因此它们降低产品成本的重点就不能完全相同。从生产的各个时期来看,由于各个轻工业企业中的生产情况不同,影响产品成本的关键也不同,所以,各个企业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和加强企业管理的重点也就不一样。当前,根据轻工业企业的一般情况,以及影响轻工业产品成本的关键,要降低轻工业产品的成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力
轻工业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能够挖掘企业的劳动力潜力,节约劳动力,而且还可以节约单位产品中有关费用的支出,降低产品成本。
几年来,我国轻工业生产有很大发展,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以农副产品为原料材料的轻工业企业,由于我国农业连续三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原料材料供应的困难,造成工时利用率不高;有些日用机械工厂,又由于零件、部件和制成品的质量不合格,返修率高,占用的工时过多;也有些火柴、玻璃等工厂,则由于对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没有跟上,因而影响当前设备效率的发挥,增加了停机待修和检修的时间。总之,影响当前劳动生产率和工时利用率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其中,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改变这种状况,从外部来说,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扩大原料材料的来源,增加原料材料供应,以便提高企业的工时利用率。在这方面,需要轻工业部门和企业本身的努力,也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从轻工业企业内部来说,在一定的原料材料供应和设备技术条件下,工时利用率的高低,就决定于企业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水平。从提高工时利用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生产时间,缩短停工时间;一是增加有效工时,减少以至消灭无效工时。前者决定于:原料材料的正常供应,设备的运转时间,工人的出勤率和实际的生产时间。后者则决定于:废品、次品的返工时间,设备的有效运转时间。从这里可以看到,在一定的原料材料供应和设备技术条件下,提高工时利用率,就需要在生产组织、劳动组织和企业管理方面,加强轻工业企业的计划管理和生产准备工作,合理使用、储备原料材料和工具,克服生产上的时松时紧所造成的废品、次品率以及不合理的停工待料现象;改进设备的使用保养和检修维护工作,组织好备品、配件的供应,主动安排检修时间,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组织,核定人员和工时,提高劳动出勤率,使每一个工人都有较合理的饱满的工作量;等等。认真做好这些工作,不但可以提高工时利用率,而且能够减少废品、次品的返修率和设备的无效运转时间,增加有效工时。做好这些工作的关键,就是轻工业企业要坚决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全局出发,从轻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出发,对本企业的设备能力、劳动力和技术力量的配备进行调整;同时,要改进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责任制度。只有经过调整,才能够巩固、充实和提高,建立新的平衡,并在优质、低耗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全面地完成生产任务。
节约原料材料降低产品费用
在节约劳动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要节约原料材料,降低轻工业产品的原料材料费用。一般说,在轻工业产品的成本中,原料材料费用占70%至80%。因此,原料材料的节约,是降低轻工业产品成本的重点之一。当前影响我国轻工业企业生产的,是原料材料供应不足,因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料材料消耗,就成为轻工业企业增加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决定原料材料费用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单位产品的原料材料用量,一个是原料材料的进厂价格。为了降低成本中的原料材料费用,首先要降低单位产品中的原料材料消耗,提高原料材料的利用率或收回率;同时还要合理地利用原料材料,切实贯彻因地制宜、量材使用的原则,充分发挥原料材料的利用率。反对那种大材小用、优材劣用、整材零用的降级使用的做法;提倡通过加工改制,在提高原料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适当地升级使用。但是,在采取升级使用或者节约代用的措施的时候,一定要经过反复试验和技术鉴定,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正式投入生产。
在选择原料材料品种、规格和利用代用原料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到技术上的可能性,还要注意到经济上的合理性,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确保产品质量的廉价的原料材料,以便节约企业的资金。例如,天津市联合制鞋厂在1960年3、4月份,由于合理地使用部分价格较低的小料、次料,以代替整料和好料,就为国家节约资金两万多元。
降低单位产品中的成本,从采购和运输方面来说,要力求降低原料材料的进厂价格。轻工业企业的大部分原料材料的采购供应价格和运输单价,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每个企业都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这是轻工业企业考虑原料材料进厂价格的基础。但是,对其中某些原料材料的采购、运输价格,还是可以采取比价议价的。1960年北京市火柴厂在一次原料材料采购工作中,同供应单位作了一次议价,就降低原料材料成本几千元。可见,在一定的运输单价下,轻工业企业要积极研究运费的构成及其变化,尽可能协同运输单位提高单位运输工具的装载量,选择合理的运输线和运输工具,组织均衡运输,节约运费开支。此外,轻工业企业还要想办法改进原料材料的包装,严格验收制度,以减少运输途中的损失,降低分摊在原料材料价格中的运输损耗。
加强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
加强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严格财政纪律,建立专业核算和群众核算相结合的管理制度。这是轻工业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一个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是由车间、工段和小组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有着成千上万的工人在协同一致地进行生产,因此就需要有严格的科学管理。管理企业的根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只有把实行高度集中和高度民主统一起来,把专业核算管理和群众参加核算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够充分发扬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一步。
轻工业企业有了专业核算,可以全面地考核各项指标和资金完成的情况,为整个企业提供全面的系统的经济活动分析资料,供领导上对全厂的经济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及时地从中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为车间的班组实行核算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因此,专业核算在全厂的经济核算中,居于主导的地位,是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主体。如果没有健全的集中统一的专业核算,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纪律,从而也不可能把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做好。
轻工业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要严格控制一切费用的开支。当前,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工时利用,原料、材料、燃料和运输费用的消耗上面。因此,就要制订或修订各项技术经济定额,并加强对这些定额的专业管理,切实监督原料、材料、燃料的消耗,建立和健全限额领料、余料的回收制度。对于合理储备的原料材料,一定要建立定期盘存制度,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防止资金积压。与此相应,要加强仓库管理,严格收发、保管制度,制订储耗定额,防止和减少物资的损耗和腐烂变质的现象发生。同时,要严格控制工资基金的支出,以及其他各项管理制度。
专业核算是轻工业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主体,但是,它不能脱离广大职工群众,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如果专业人员脱离群众,仅有少数专业人员来做,专业核算就会失去群众基础,核算工作是做不好的;反之,车间的班组核算如果脱离专业人员的指导,那就会失去核算的目的和意义。因此,只有把专业核算和班组核算结合起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参加核算,并使他们学会精打细算,关心考核自己生产的成果,这样才能把经济核算变成推动群众搞好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原料材料消耗的动力。
班组是车间领导下的一个生产单位。只有充分发动各个班组的群众参加核算管理,才能做好企业的核算工作,因为职工群众对生产情况最熟悉,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企业的管理工作者。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参加企业核算,就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和核算中的问题。但是,轻工业企业的财务成本指标,有的可以落实到班组,有的不能落实到班组,这要根据各个企业的核算管理的水平来确定。班组经济核算的指标,应该力求简明扼要,便利工人群众进行计算。
总之,轻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的时候,要认真执行党的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从全局利益出发,服从国家计划,全面地体现多快好省的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