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从“初生牛犊不怕虎”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7
第5版()
专栏:

  从“初生牛犊不怕虎”说起
  赵宝煦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中有褒也有贬。当我们用它来形容青年人雄心勃勃、敢想敢干的特点时,它是一句褒词。但牛犊之所以不怕虎,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还不知道虎之可怕,因此,在这种不怕虎中,就包含了或多或少的盲动、蛮干的成分。所以这句话又不完全是一句褒词,其中也多少含有贬意。
敢想敢干,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是完成任何任务都不可缺少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有不怕虎,才能擒虎。看见老虎就吓破胆、甚至谈虎色变的人,只好听老虎摆布,由老虎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老虎到处有,不只在阶级斗争中有,在生产斗争中也随时可以遇到。甚至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不是也常常出现一些“拦路虎”么?要擒虎,首先要不怕虎。
其实,真正不怕虎的是捕虎的猎人。猎人之不怕虎,不同于牛犊。猎人深知老虎可以吃人,只是因为猎人摸透了老虎的脾气,掌握了对付老虎的办法,所以才不觉得老虎可怕。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不怕虎,才是真正具有牢固基础的不怕虎。
由于我们的革命前辈不怕虎,所以革命的星星之火,才有燎原的可能。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革命前辈不仅不怕虎,而且对虎作了调查研究,拿出了擒虎的科学办法,这才使星火燎原的可能性,变成了辉煌的革命现实。
建设事业也是如此的,要有赤手空拳开天辟地的雄心壮志,也还要有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科学精神。只有把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同踏踏实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在革命和建设中立于不败之地。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也用来形容青年人在工作中不沿袭守旧,勇于打破旧“规矩”的革新精神。这种精神是推动我们事业不断前进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应该注意的是勇于打破旧“规矩”,不等于反对一切“规矩”。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规矩”?
做任何事都得有个“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有道理的。只要你承认客观事物有它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内在发展规律,那么你就得承认:作工作,处理问题不能只凭主观想像,而应该按照一定的符合客观规律的途径和方法办事。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符合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规矩”。革命要有正确的战略策略,生产要有一定的操作规程,学校要有一定的教学制度。这些都是“规矩”。没有“规矩”,人们的行动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革命要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生产要出废品,学校培养不出人才。当然,也有的所谓“规矩”,是某些人主观主义想出的。遵守这样的“规矩”,一定会把事情办坏。
同时,还要懂得,遵守“规矩”并不是“守株待兔”、死守“规矩”。遵守“规矩”是为了把事情办好,不是把事情办坏。所以,遵守“规矩”首先就要不墨守不合事宜的陈旧的“规矩”,要随着客观情况不断发展变化,建立起适应新情况的新的“规矩”。其次,我们说正确的“规矩”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这种反映的可靠程度只是相对的、近似的。因为“规矩”是人定出来的,而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时穷尽,认识是随着实践不断深化的。因此,在一定认识水平上定出来的“规矩”,就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人们实践的不断发展,人的认识不断提高,自然,就需要打破旧的“规矩”,定出新的“规矩”。而每一次打破旧的“规矩”以后定出的新的“规矩”,都比旧的“规矩”在更大程度上符合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它对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具有更大的积极意义。
从以上所说,可以看出两点:第一,旧的“规矩”需要不断打破,但打破了旧的“规矩”就需要立刻建立起更完善的新的“规矩”,不能只破不立。同时,新的“规矩”没有建立起来,旧的“规矩”也就不能打破。应该是有立才有破。第二,在旧的“规矩”不断打破的过程中,包含了无数个新的“规矩”建立后相对稳定的阶段。前面说过,只有人们的实践发展了,人的认识提高了,才需要、也才有实际可能定出新的“规矩”来代替旧的“规矩”。所以不断打破旧的“规矩”的过程,也就是人们的实践不断发展,和人的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而完成这个过程,无疑问是需要时间的。因此,旧的“规矩”虽然不断被打破,但每一次建立起新的“规矩”之后,总需要有一段相对稳定的阶段。若每天都打破“规矩”,“规矩”也就不成其为“规矩”,实际上也就是取消了“规矩”,一切都凭主观愿望办事了。
有人说:“科学知识越多,规矩越多,敢想敢干的精神越少”。这样讲,首先是不懂得在一定条件下“规矩”的必要性,其次也是不懂得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不同于不要一切“规矩”的盲动和蛮干。
敢想敢干是意气风发、思想解放的一种表现。它是人的意志不受愚昧无知的束缚,从愚昧无知中解放出来的。恩格斯说:“意志的自由,不是别的,只是由于认识事物而能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反杜林论》第117页)可见,对于客观世界的规律懂得越多,也就是科学知识越丰富,人们的意志才能越自由。“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这句话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革命意志的风貌,虽然有点儿艺术的夸张,但它不是一句空话,三门峡工程,长江大桥,十三陵水库等等都给这句话在事实上作了注解。然而,我们所以能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是因为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具有开山治水的科学知识。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敢想敢干只是乱想蛮干。
恩格斯又说:“自由不是在于想像中的对于自然规律的独立,而是在于认识这些规律,并且在这种认识所给与的可能性之上,有计划地使得自然规律为着一定目的发生作用。”(《反杜林论》第117页)因此,敢想敢干不能是想像中对科学知识的脱离,而应该以科学知识为基础。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确实也有人因为多念了几本书,于是就在头脑中缠上了一道道的清规戒律。但这绝不是因为科学知识害了他,恰恰相反,这是因为他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由于对书本知识的生吞活剥形成迷信,从而束缚了他的意志自由。
人们越深刻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就越自由;越多掌握科学知识,就越能充分发挥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
正如以上所说,懂得了老虎的脾气、不怕虎,才是可靠的。真知,才有大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