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群众自办水土保持的范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8
第1版()
专栏:社论

  群众自办水土保持的范例
今天本报第五版发表的高西沟生产大队保持水土,连年增产的调查,是做好水土保持、发展山区生产的生动的例子。高西沟生产大队连续三年遭受严重旱灾,但是粮食产量年年上升,畜牧业全面发展,社员收入不断增加。这个成绩的取得,正是因为他们把水土保持工作看作是发展山区生产的重要条件,并且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愤图强,克服困难,改变了水土流失的自然面貌,把穷山荒沟变成发展生产的基地。这个生产大队,可以说是个有志气、有干劲的大队,他们这种勇于改造自然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是值得效法的。
高西沟生产大队水土保持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可贵的经验呢?
首先一条经验,就是因地制宜、全面规划,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采取实事求是的有效措施。高西沟这个地方虽然不大,可是自然界的情况却是错综复杂、千差万别的。这一个地区和那一个地区,这一座山头和那一座山头,甚至同一座山的上坡和下坡,陡坡和缓坡,阴坡和阳坡,自然条件也都各不相同。在这些地区,要防止水土流失,就要依照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例如,怎样治坡,怎样治沟?在哪些地方修水平梯田,在哪些地方植树种草?哪里以工程措施为主,哪里又以生物措施为主?所有这些,只有广大的群众才最清楚。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因地制宜地做出全面的规划。高西沟过去有过单纯治沟打坝造成失败的教训,原因就是没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办,因而也就无从掌握当地的自然规律。群众自办水土保持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群众说:“水是一条龙,它在山上行,治沟不治坡,还是一场空。”他们认为: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来自坡面,因此采取了坡沟兼治,治坡为主的作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高西沟生产大队依靠广大群众自办水土保持的又一个突出的经验,便是紧密地结合生产,特别是和当前生产密切结合在一起。水土保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任何时候有关水土保持的各项措施都必须紧紧地从农业生产出发,为农业生产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创造性。有人认为,水土保持是远水不能解近渴。高西沟生产大队的事实证明完全不是这样。水土保持,不仅是一项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更重要的为当前农业增产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工作完全可以把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不错,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治理的面积很大。但是,在治理的步骤和方法上应该分清轻重缓急,首先是抓紧对当前生产有利的治理措施,使群众的生产很快地得到好处,调动群众保持水土的积极性。高西沟生产大队正是本着这种精神去做的。几年来,他们在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下,通过自办水土保持,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他们治山治沟的工作一般都达到了当年治理、当年收益、当年增产的效果。
从高西沟的例子看来,他们开展水土保持,还有一条重要的经验,那就是:小型为主,常年治理。办事情要讲求实际,有多大力量就使出多大力量,既要办得了,又要办得好;既不贪多、贪大,又不畏缩不前。他们总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力争收到较大的效果。因此,凡是不能兴办大型的工程时,便兴办小型的工程。有人认为,搞小型的水土保持措施,解决不了大问题。其实不然。小型工程办多了,效果仍然是很大的。举办小型的水土保持工程,有着许多好处,最主要的就是投资少,费工少,速度快,质量高,收效显著,而且便于采取多种多样为群众欢迎的措施,进行常年不断的治理。高西沟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其他许多地方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小型工程不仅是适用于群众自办的一个形式,而且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法。正因为群众自办的水土保持工程都是以小型为主,所以他们在安排劳动力上比较机动灵活,便于掌握。高西沟根据“农闲大修,农忙小修,大忙不修”的原则,不仅做到了农闲突击,而且做到了常年养护。这样就使得水土保持工作成为一项经常的群众性的工作。
我们常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任何事情只要是依靠了群众来办,就一定可以办得非常出色。高西沟生产大队依靠群众自办水土保持的事实,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范例。像这样的例子,各地一定不少。冬季正是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大好时机,为了争取1962年的好收成,我们希望各地系统总结群众自办水土保持的经验,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