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广东灵山县开荒山种木薯获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8
第2版()
专栏:因地制宜 增产粮食

  广东灵山县开荒山种木薯获丰收
据新华社讯 广东灵山县去年开垦荒山种下的十一万三千多亩木薯,最近已收获完毕,共收到鲜薯九千七百八十多万斤,折合稻谷为三千二百二十八万多斤,比这个县木薯收获最多的1957年收获量还增加了一倍多。
灵山县是1961年广东种木薯最多的一个县。这个县北部与广西交界,南部是大海,境内山多、平原少,平均每人只有一点四亩水田。经过多年扩大耕地面积,现在可开垦的平原荒地已经极少,这是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困难条件。但是,也有有利的条件:全县现有耕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7%;在二百多万亩山地中,除去山林和石山、秃岭之外,有二十七万多亩荒山是适宜种植杂粮作物的。这些荒山山势不高不陡,山上石头少,土壤松软,而且兽害少。根据群众的经验,这些山地种植木薯最好,因为木薯耐旱、粗生,适应性强;比种植红薯高产,比种植玉米、豆类收成更有保证。总结了这一经验后,全县许多人民公社,在抓好稻谷生产和做好水土保持、不损坏林木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力量上山垦荒种植,把一千多个荒山开垦成为木薯山。
灵山县木薯种得多又管得好,最主要的经验是能够按时完成种植计划。木薯比南方所有杂粮作物都粗生,不用怎样施肥和管理,种下去就有收成希望。因此,保证完成种植面积是重要关键,各公社的生产队采取了一项有效的措施:提早动手,隔年就做好开荒整地工作。他们在1960年分三个时期上山开荒:早稻中耕后一次,晚稻收获前一次,冬种完成后一次。这三个时期内开好的土地,在1961年春暖花开时一次下种。这样,避免了开荒和种植工作挤在春耕时一起来做,保证实现大面积的种植计划。全县原计划种植木薯十万亩,结果超额完成,又没有耽误其他作物的农时。
灵山县的木薯大丰收,对活跃人民经济生活起到良好的作用。木薯切片晒干,制成淀粉,可以做饭、做糕点或作工业原料。这个县去年稻谷增产7.8%,又收了这一大批木薯,因此全县各公社卖给国家的余粮比1960年多了一千七百六十四万斤,全县向外调出的粮食也比1960年增加一千万斤。此外,各公社还卖出木薯片二百万斤支援灾区。
木薯叶可以作青饲料,木薯粉是优质的精饲料,用来喂猪,能起育肥催膘作用。全县到去年12月底,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生猪交售任务,上市的肉猪质量也比较好。
灵山县木薯丰收,对全县干部和群众鼓舞很大。今年全县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木薯。目前群众已开始上山垦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