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浙江改造低产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9
第1版()
专栏:

  浙江改造低产田
入冬以来,浙江各地因地制宜改造低产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在杭嘉湖平原和浙东沿海平原地区,低产田大多是土质瘠薄、易涝难排的烂水田和低洼田。这些地方的许多社员正在开渠围圩,降低这些田的地下水位,改善排水条件,同时在田里加土培土,挑入大量厩肥、河泥,使粘土疏松,提高土壤肥力。宁波专区沿海慈溪、上虞、宁海等县棉区还改造低产咸地,社员们一面开沟排咸蓄淡,一面加入大量淡泥。
在山区半山区,许多社员结合翻耕,采用施灰肥、塘泥等办法,改造山垄田和冷水田。青田县已在一万五千多亩薄土瘦田里建立了一千多个灰铺,以便常年割草烧灰,重施灰肥,改良土壤。江山、开化、衢县等县社员在酸性土、冷水田里挑入煤灰、石灰,增加肥力。
金华、宁波、温州等专区的山区半山区许多公社采取治山治水治土相结合的办法,综合建设农田。他们把兴修水利中挖出的大量塘泥、河泥挑入农田;利用各种水利工程和田边山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金华、江山、诸暨等县山区还修建了许多山塘、鱼鳞坑等蓄水工程,提高了山区农田的防洪抗旱能力。
浙江各地从公社化以来已经改造了四百多万亩低产田,这些低产田经过连年改良,许多已变成高产良田。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