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潼关县推行“生活日”制度 通过“生活日”活动,交流勤俭持家经验,安排社员过好日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9
第2版()
专栏:

  潼关县推行“生活日”制度
通过“生活日”活动,交流勤俭持家经验,安排社员过好日子
本报讯 怎样帮助群众安排生活?陕西潼关县推行的“生活日”制度是一个好办法。
这个县所推行的“生活日”制度,基本精神是,有领导地组织群众自己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一制度原是高桥公社公庄大队首创。去年秋收以后,这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李五义,看到有些社员用粮没有计划,出现了“有米一顿,有柴一灶”的浪费现象。他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关键在于教育社员勤俭持家、计划用粮,使大家自觉地安排好生活。经党支部和队委会研究,决定每月召开几次社员会,交流勤俭持家的经验,表扬模范人物,研究解决当前社员生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这种会开了几次后,解决了社员中不少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大家普遍满意,把开这种会的那一天叫做“生活日”。
这个大队的“生活日”制度,不久在全公社范围内推广。县委第一书记刘统法赞同这种作法,先后两次到这个公社深入了解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健全“生活日”制度的意见。最后经过县委会讨论决定,在全县普遍推行。推行过程中,又经过不断总结提高,使这一制度的组织领导日趋完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组织领导方面,一般情况是,生产大队成立生活福利委员会,生产队成立生活管理委员会,队大的委员会下设小组;委员会和小组的成员是干部、勤俭持家的先进人物和社员代表。“生活日”是定期的,有的是十天一次,有的是半月一次,究竟多少时间一次,主要由群众根据需要自定。“生活日”一般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活动,每次开会之前,委员会和小组事先研究活动内容。“生活日”这天,社、队干部和群众一起参加,无一例外。具体内容是:研究社员生活安排情况;总结节约用粮、过好日子的经验;表扬勤俭持家、节约用粮的好社员;具体帮助部分社员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问题。
现在,全县各公社社员普遍都过了三次以上“生活日”。实践证明,通过“生活日”活动,群众生活安排得细致了。现在,社、队干部对群众生活基本上是情况明,底子清,尤其是生产队的干部,通过“生活日”活动,能够切实帮助群众安排好生活。在群众方面,通过“生活日”活动,受到了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勤俭持家、计划用粮已成为新风气。全县现在已有八千六百六十三户社员(占社员总户数的68%以上),通过“生活日”订出了节约用粮计划,涌现出节约用粮的模范户九百六十一户,个人模范五千三百四十六人。通过“生活日”活动,还及时发现和解决了鳏[guān]、寡、孤、独和其他困难户的困难问题。
由于妥善安排群众生活,这个县的冬季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附图片)
右:山西高平县陈塸公社浩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卫梅花(右),是一个关心群众的好干部。这是她来到刚生小孩的青年社员家做客,了解他们过冬的生活情况       葛新德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