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新屋温暖社员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19
第2版()
专栏:

  新屋温暖社员心
  鱼泼 李思荣
去年4月,山西寿阳县宗艾公社尖山大队,以在本队帮助工作的公社副主任贺富昌为首,组织了个小组,挨门挨户地对全大队的一百九十六户社员,作了一次访问。目的是想帮助社员,解决生产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好让大家无牵无挂地投入春耕生产。
社员们提出来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有的要求给拉煤炭,有的要求添置农具;还有一百三十六户社员,要求帮助修房盖屋。访问组向党支部和管委会汇报以后,支部书记孙乃福说:“在其它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去满足社员的要求。就看修房盖屋的事情怎么办?”
开头意见一致。大家都说:我们的任务就是为群众服务,既然修房盖屋成了大多数社员的要求,我们就应该积极帮助群众去干。人称“大炮”的四队队长孙全玉,一听大家说得都是一种腔调,心里有些不耐烦了。他说:眼看就该春耕下种啦,如果我们把口口敞开,让社员去修理房屋,那不是明摆着要影响生产!
他的这阵“连珠炮”,把不少人打得晕头转向。一些人的话头也就跟着变过来:全玉说得在理,弄不好可真要影响生产哩!
就在这紧要的关头,三队队长孙成林发了言。他说:“帮助群众修房盖屋,没有千八百个工就完不成。从表面上看,不组织社员修房盖屋,是可以多往生产上投一些工,实际上恐怕不一定。因为这是群众当前最迫切的要求。如果我们能满足了群众的要求,把住处给大家安排得妥妥贴贴,群众干起活来人人使劲,我看不愁赶出千八百个工。”
老农代表孙广礼接上说:“成林说得有道理。旁人先不说,就说咱自家。俺那座房屋,早就成了下雨时外头大下、里面小下,外头不下、里面还下。因此,一遇上个连阴天,总是得从这头挪到那头,由炕上跑到地下,而且担惊受怕。你们想,如果不帮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怎能无牵无挂地去劳动呢?至于说修房和眼前春耕有矛盾,咱可以想些解决矛盾的办法。不能因为怕有矛盾,就干脆不管,那样拖下去,越拖矛盾会越大。”
“漂亮话,谁都会说。就看你用什么办法解决矛盾?”
“活人还能叫尿憋死?”孙广礼老汉一听是“大炮”孙全玉对中他“开火”,先这么不软不硬地招架了一下。然后,又心平气和地说:“咱可以分开轻重缓急,安排下谁先谁后;再规定个‘农忙小搞,农闲大搞,大忙不搞’。这样不就能作到生产、修房两不误吗?”大家原来担心的是怕影响生产,现在一听老孙给想出了解决矛盾的办法,自然都是举双手赞成。
在党支部和管委会领导下,按照农忙小修、农闲大修、大忙不修的原则,并根据社员房屋破烂的程度,分别缓急,全面作了规划:先烈军属,后一般群众,最后是干部;先修要倒塌、漏雨的房屋,后修一般房屋。到去年10月底,全大队已经有一百二十六户社员,住上了新房暖屋。通过这二百二十二间暖屋,更进一步温暖了全大队社员的心。省人民代表、老农孙广礼对我们说:“过去农民最盼望的是买牛、盖房、娶儿媳”。如今是新社会,儿女结婚是自找对象,养畜种地依靠集体。三件大事就剩下个修房盖屋,还需要咱自己操心。不想,今年连修房盖屋这件事,队里也帮咱筹办了。”
听了社员的反映,再来看看他们的行动。社员李国才全家六口人,只有他和他女人能劳动。原来他家计划出工四百四十个劳动日。因为他家修房用了九十个工,大队给他们减免了二十五个基本劳动日。可是他两人为了往出赶补修房误下的工,除过早出晚归积极参加田间劳动以外,还要求给队里包喂了两头耕牛。结果到去年10月底为止,他两人就已经作下了四百七十九个劳动日。从全大队看:原来社员定的基本劳动日是五万三千零五十八个,可是到去年10月,社员实际往队里投了五万三千一百五十个工。在旱涝灾害的情况下,全队粮食蔬菜总产都比前年增加。上面的实例,活生生地说明:只要正确地组织社员修房盖屋,并不影响集体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