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口语用字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0-29
第6版()
专栏:

  口语用字问题
青果
“华北文艺”第五期俞平伯的“新文学写作的一些问题”,里面提到新文艺是给工农兵服务的,因此,要用他们的生活作题材,写给他们看。既然要写给他们看,就必须用他们的语言,才更能发生作用,于是就扯到“口语”(方言)问题。他曾举老解放区的小说为例,说:用口语写,发现阅读上不方便,如欧阳山的“小伯温”:“民国以前,他家还是个小地主。反正以后,说不清什么理由,他的家业就‘鼓’了,爹娘也死了。”
文中的“鼓”字就成了阅读的障碍,因为查遍任何字典、辞源,鼓字也不作“衰落”讲。平伯先生认为这个成了问题。其实,我认为这个不是口语的问题,倒是用字的问题。据我的阅读经验,觉得凡是口里说出的话,字典(至少是康熙字典)里必定有那个字。老舍写的“骆驼祥子”,里面有几个特别字,看起来显得生硬,其实读出来便是日常所说的话,不过他找到“正字”罢了。
一般作者用字,惯于瞎造,只求音对,不问字义。如“擤鼻涕”,多半把这个动词写作“醒”,又如“攒钱”(储蓄)人们总以为加“立人儿”不对,应加“@手儿”,写作“攒”,这都是“师心自用”的地方!如平伯先生所举的例,那个“鼓”字未必不是应写作“孤”字、“估”字或“沽”字,乡间人惯将平声字读成上声字,上声字读成平声字。如最近出版的杨朔的小说“北线”,里面有“压赛”一辞,我说应写为“亚赛”,作者说那地方(青龙桥附近)都说“压赛”。说是可以,写不可以。如北京人对“拨落”说作“巴拉”,我们岂能照音写下来吗?又如“角落”(Galar),这是由南方向北传的字,北方人现在仍保持它的原字面儿,并没写成“嘎拉儿”。又如“没落”(Meilao)一辞,也写入现代文章里,并没写成“梅酪儿”。所以大众文艺用口语写不成问题,问题只在作者肯不肯对文字思索一下再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