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20
第5版()
专栏: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处书记 于毅夫
青年一代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党对青年寄予最殷切的希望,要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能够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个伟大历史任务的优秀人材。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来说,新的一代总要胜过老的一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者居上”。但是,做到后来者居上,必须以前辈的既有的成果为基础,把党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
关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我谈五个问题。
树雄心,立大志,是进行革命工作的前提
树雄心,立大志。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是要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无数革命先烈为它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到今天已经打下了一个基础,但它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青年一代要继续奋斗,使这个崇高的理想早日实现,这是一个十分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要改造世界,首先就得要有伟大的胸怀和气魄,有坚韧不拔的大无畏精神,有高尚的风格,这就是革命无产阶级的雄心大志。我们的革命先辈已经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在青年时代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们公开把自己置于同整个旧社会相敌对的地位,立志要改造世界。《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三十岁,恩格斯只有二十八岁。在宣言里奠定了无产阶级科学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唯物论。除去他们的天才和学识而外,那种敢想敢干的英雄气概也是深值崇敬的。两个青年人竟敢于向整个旧世界宣战,向资本主义和国际资产阶级发出了无比大胆的挑战书,并且科学地预言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宣布资本主义必然死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高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参加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只有毛泽东同志等十二个人,代表着全国五十七个党员。大会庄严宣布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多么伟大的英雄气魄啊!要知道,当时中国正处在最黑暗的时期,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像两座大山一样压在人民的头上,广大人民还处于觉悟不高的状态,无产阶级才开始表现出自己的斗争力量,而民族危亡迫在眉睫,革命力量远远小于反动力量。没有翻天覆地的雄心壮志,如何敢发出那样豪迈的誓言?从那时起,党就在中国的大地上播下了火种,并且终于出现了燎原之势。
所谓“气可鼓,不可泄”,“人而无气,不知其可也”,这个气,就是无产阶级革命之气,就是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革命干劲和大无畏精神。历史事实证明:树雄心,立大志,是进行革命事业的前提。所见者大,才可能大有所为;眼光短浅,胸无大志,是决干不成大事的。当然,我们讲的雄心大志,是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所必需的,决不是什么个人野心,个人英雄主义。为了个人得失,是渺小的。因此,立大志,必须与识大体,顾大局的整体观念相结合。
在青年干部中,大多数都是一心一意努力为革命事业来工作的,但也有些人计较地位、待遇、不安心工作。这说明这样的同志缺乏革命的雄心大志。他们的心目中个人的东西太多,国家和人民的观念太少了,所以斤斤计较个人的局部的暂时利益,把自己的奋斗目标降低到“志在温饱”,“谋食”而不“谋道”的水平。这种精神状态如果不加以改变,怎么能担负起改造世界的任务呢?要教育青年学习革命导师的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质,不为个人得失、生活琐事以及暂时困难而迷失方向。我们希望这一些同志也能振作起来,发扬励精图治、发愤图强、艰苦奋斗、意气风发的积极进取精神。没有雄心大志,就容易满足现状,停滞不前,或者因为不理解党的事业的伟大艰巨,只从自己的小圈子出发,而产生骄傲自满。这样的人,遇到困难也就容易被吓倒,对前途丧失信心。
只有艰苦奋斗,才能不断地战胜困难,胜利前进
艰苦奋斗。按照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说,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革命的人民的形势总是好的,困难也总是有的。没有任何困难的“好形势”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共产党人的事业是要改造世界,要彻底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要把帝国主义反动派及其走狗统统打倒并且连根拔掉,建立起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世界,这就必然要遭到一切敌人的反抗,必然会有困难甚至流血牺牲;在进行阶级斗争的同时,还进行生产建设,依靠科学知识向大自然开战,移山倒海,使大自然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服务,这也必然会遇到困难;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还要不断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要和各种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及其影响作战,要和几千年的传统习惯势力作斗争,要向各种反科学的错误观点作斗争,要向历史遗留下来的愚昧落后现象作斗争,这是更为长期更为曲折复杂的斗争,也必然会遇到困难。所以说,要革命就不能没有困难,一个革命者生来就是和困难作斗争的。说得近一点,我们党四十年的历史,就是艰苦奋斗战胜困难的历史。十年内战,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那些困难比今天不知要大多少倍,不是身临其境的人,真是难以想象到。正是在这样的困难中,形成了我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今后我们还会不断地遇到困难,旧的困难克服了,新的困难还会发生。我们就是在不断战胜困难中前进的,一定要有不断战胜困难的精神准备。毛泽东同志说:“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为什么说我们的形势总是好的呢?从根本上讲,从大局讲:无产阶级是历史上的新兴阶级,是最有前途的阶级,它担负着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使命。一切新生事物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转强的。它一出生,就与一切剥削阶级相对立,开始时处于敌强我弱的地位,因此,困难很多,也很严重。但是,由于它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真理属于它,它又是不可摧毁、不可战胜的。尽管暂时很困难,也难免有些挫折和失败,它终于要成长壮大起来,成为统治的力量。“在历史上,永远是后来者居上,永远是暂时显得弱小的、代表进步方面的、新生的事物战胜那些表面上似乎强大的、代表保守方面的、趋向死亡的事物。”(刘少奇:《中共中央向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所以,从整个发展过程来讲,最后胜利必然属于无产阶级。毛泽东同志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做了生动的比喻,教育我们不要从形式上看问题,而要从实质上看问题。他指出:“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见《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这是历史发展的一条定律。我们说形势好,就是指在不断战胜困难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决不意味着没有困难。认为要说形势好就得没有困难,如果有了困难,就是形势不好,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当然,在革命发展过程中,有时困难可能比较少一些,小一些;有时多一些,大一些,这都是比较而言的。但是,我们的困难,不论如何总是局部的暂时的可以克服的。“因为我们目前的困难乃是胜利中的困难,进步中的困难,而胜利与进步的本身就包含着克服困难的一切因素,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些因素,创造出必要的条件,我们就能克服这些困难。因此,我们的困难乃是暂时的困难。”(刘少奇:《在北京庆祝五一劳动节干部大会上的演说》,1950年)目前的国内国外形势,总的看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有利的。我们要高瞻远瞩,把握大局,努力做好工作。毛泽东同志说,工作就是克服困难。我们不但要正视困难,还要看到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和战胜困难的伟大成就。不但要看到连年的天灾造成的损失,还要看到人们在党的领导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些损失。不但要看到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在具体工作中产生了一些缺点和错误,还要看到我们已经从实践中取得了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并且,根据这些经验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经和正在收到显著效果。更重要的是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经过同困难作斗争,锻炼了顽强不屈的毅力,在困难面前经得起考验,顶得住任何惊涛骇浪的袭击。从本质上看,从全局的发展上看,我们不是比过去弱,而是比过去强了。只要我们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艰苦奋斗,就会做出更为巨大的成绩。毛泽东同志说过:“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论联合政府》)大跃进中工人群众中流行着一句话:“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它生动地说明了新中国人民对待困难的英勇气概。
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对待困难和一切敌人,要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藐视是由于我们懂得它的性质,相信革命的无产阶级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所以把它置于不在话下的地位,以便有勇气和有信心去战胜它。同时在战术上,在具体工作上,又必须重视困难,以便聚精会神地千方百计地去战胜它。这就是所谓战略上以一当十,战术上以十当一。藐视和重视二者必须结合,但藐视是前提。如果先认为困难不可克服,也就不会有勇气和有信心去同它斗争。毛泽东同志还经常教导我们: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党是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像十年内战、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困难都比现在大得多,但是,由于我们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发动和团结了广大群众,终于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最后胜利。事实证明,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反之,放弃政治挂帅,只讲物质利益,物质条件再好,也不会自发地产生共产主义。
实事求是,革命干劲与科学分析相结合
实事求是。它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树立雄心大志,不是胡思乱想,异想天开。敢想敢干,必须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冲天干劲,必须与科学分析相结合;主观能动作用必须建筑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心要热,头脑要冷,冷热结合。三年大跃进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这是正确的。过去讲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动员了广大群众的智慧和潜力,创造出许多前无古人的奇迹,成绩是伟大的。但是也有些同志超越了现实可能性,碰了钉子,走了弯路。违反了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胜利,群众的革命干劲也不能持久。党中央一再强调实事求是,全党全民的革命干劲必须与科学分析相结合,自觉地适应客观规律。因此,不应把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截然对立起来。革命干劲必须鼓,而且要鼓足;上游必须争,而且要力争。这和实事求是并不矛盾。上游是客观存在,是有可能达到的,为什么不争呢?
青年人的特点是热情饱满而经验不足。针对这个特点强调实事求是,科学分析,更有实际意义。但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还要敢于创造,充分发挥勇于革新的精神。冷热结合,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工作方法。首先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指标,订计划,安排工作,解决问题,就可以避免大的偏差。在调查研究中,还要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找出不平凡之处。所谓平凡,就是普遍大量存在的东西,发现和掌握它的规律,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不要猎奇,不要好高骛远。大跃进中,青年人在许多方面打先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充分发挥积极性,从中得到了提高和锻炼,这个气还要鼓。但有些人不大注意向老一辈人学习经验,有些学生看不起老师,有些青年工人不大尊重老师傅,有些农村青年不注意向老农学经验,这都是不对的,也是脱离实际的一种表现。迷信固然不对,不重视老一辈人多年生产实践的经验也不行。懂得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
要走群众路线,就要作细致的群众工作
群众路线。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既是政治路线,又是组织路线,要贯彻到一切工作中、一切部门中,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样才能保证党的事业不断发展,不断胜利。从政治上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之所以战无不胜,就是因为它代表了群众的利益,而不是凭主观愿望办事情。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就是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充分反映和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愿。从历史上看,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一切错误的革命路线,都是脱离群众的,都是违反全世界人口90%以上的革命人民意愿的,因而是没有什么生命力的,其结果必然失败,为人民群众所抛弃。从组织上来说,我们的党和国家都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的。比如党的组织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全党服从中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最初是列宁创建的,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又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指出:民主是基础,集中是领导,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必须与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辩证地结合起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智慧集中起来,然后再回到群众中去实践,去考验,多次反复,就可能制订出完备的政策。第二、“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凡是集中起来的好的东西,我们就得坚持下去,不能动摇。第三、“坚持真理,纠正错误”。是真理一定要坚持,有错误就一定要纠正。第四、批评与自我批评。没有相互批评,没有自我批评,就不能把真理辩明,错误也就不能纠正。总起来说,群众路线就是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二者不可缺一。如果只讲集中领导,不讲人民群众,那就没有基础,那就要犯错误。反之,不讲集中领导,那也不是真正的群众路线,那就会犯分散主义的错误。
我国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之所以是正确的,就是因为它是六亿多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既代表了人民的目前的局部利益,又代表了人民的长远的整体利益。它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产物。
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的纽带,团结教育广大青年是党交给团的根本任务。共青团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大多数青年的工作,包括做中间和落后部分青年的工作。团提出的口号和要求,开展的活动,应当考虑到中间和落后青年的接受程度。要特别注意启发中间部分青年的自觉性,发扬他们的积极性。要相信落后青年可以进步,耐心诚恳地帮助他们,善于等待他们。只有生气勃勃的青年群众运动,才能顺利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关心青年的生活,照顾青年的要求,是密切联系青年群众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共青团不关心青年,青年人就会对团“敬而远之”。当前,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还有一些暂时的困难,这就更需要团的组织深入了解青年人的要求,关心他们的生活,向党反映他们的意见,结合着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团的干部要和青年人谈心、交朋友,使青年人愿意靠近团的组织,接近团的干部。要使团的工作更适合青年人的特点,团的活动更丰富多采,使青年人从团的活动中学到东西,从政治上教育广大青年。
团的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的关系问题。群众运动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唯一的形式。不是事事搞运动,天天搞运动。同时,群众运动也要以深入细致的经常工作为基础,才能扎扎实实,稳稳当当,不是一轰而起,水过地皮湿,不深不透。每个运动,总要有一个具体内容,不能一揽子,一锅煮。运动也有多种形式,有大集体的,小集体的,也有个人的。现在许多青年同志有一个错觉,一提群众路线,似乎就意味着搞运动,或者以为不搞群众运动就无法开展工作。这都是不对的。一个人一个人地去做工作,也是群众路线。搞运动也要一个人一个人地去做工作。比如共青团要加强对中间和落后层的工作,就要一个人一个人地去做工作。不能只靠大呼隆,造声势。声势有一定的作用,也要肯定。但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思想问题,是靠精雕细刻的工作。我们不排除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形式,但是不能满足于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要讲求实效。必要时,运动还要搞,但是要搞真正有了一定工作基础的、为群众所乐于接受的群众运动。
整体观念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整体观念。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集体主义思想相联系的。我们无论做工作、想问题、观察事物,都要有全局观点。全局的对立面是局部,全局由局部组成,二者有共性,但也有差别。全局不是各个局部的简单总和,它高于局部,统率局部,对局部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局部必须服从全局,在此前提下,全局还要照顾局部。前面讲了观察形势要有全局观点,看到主流,也要看到支流;看正面,也看侧面;看困难,也要看有利条件;这样才是抓住了本质,如实
地反映客观实际,才不致迷失方向。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运用全局观点,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教导的,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工作服从“全国一盘棋”,从六亿人口出发,而不能只从局部的需要出发;组织上是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在国家有暂时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强调集中统一的领导,强调全局观点。比如在许多问题上,党的政策是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
三方面利益的,但是三者不是平分秋色的关系,因为国家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集中统一,是克服暂时困难的重要途径。要大讲全局观点,提高全党全民的共产主义觉悟。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过:“只注意自己小团体的利益,不注意整体的利益,表面上不是为个人,实际上包含了极狭隘的个人主义,同样地具有很大的销蚀作用和离心作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实际上是受了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没有国家的兴旺,还有什么群众观点?因此,对农村青年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还要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集体经济的发展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而集体主义又反转来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不要以为只要集体经济发展了,社员得到了物质福利,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集体主义的思想。事实证明,集体观念不是自发形成,而是要经过教育的。集体经济的吸引力固然是社员热爱集体的物质基础,但是必须经常地有计划地进行思想教育,使全体社员都自觉自愿地把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把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人民公社的巩固和健康发展。
在思想教育方面,团也要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提倡作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提倡顾大局,识大体,不怕“吃亏”,不怕担重担子的共产主义风格。在困难面前,要大大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发扬集体主义思想,以便增强战斗力,同心同德,克服暂时的困难。
对广大青年进行党的优良传统的教育,不但有现实意义,也是一项百年树人的“基本建设”工作。老一辈人,大多数经历过艰难困苦,过了战争关、土改关、社会主义革命关,受过长期革命的锻炼。我们的青年一代大多数还没有这些经历,迫切需要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一定要使他们成为有信心,有志气,有觉悟,有共产主义风格,有整体观念的新生力量,以便能够更好地承担接班人的光荣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