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光荣和骄傲——写在“亚、非、拉丁美洲音乐会”之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20
第6版()
专栏:

  光荣和骄傲
  ——写在“亚、非、拉丁美洲音乐会”之前
  李凌
中央乐团合唱队,最近排练了一个“亚、非、拉丁美洲”的专场音乐会,触起我一些感想。
亚、非、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长久以来,几乎都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那里的人民,全都经历过凶狠、残酷的殖民主义者和本国的反动统治者的迫害和榨取;有好些国家如今还没有挣脱殖民地的枷锁。那里没有自由,没有幸福,有的只是饥饿、死亡……。虽然新老殖民主义者,苦费心机,花样翻新地伪装成他们的“朋友”,自封为亚、非、拉丁美洲的“救世主”,派“和平队”、拨出“长期资金”……。
但是,那里的人民,了解自己的命运,明白自己的处境,认清了敌友,看到了自己的出路,他们会知道,应该怎样来“礼遇”他们这些“好心肠”的“朋友”。
他们用自己的歌词;用《老人河》(美国黑人民歌)来诉述自己的不幸和痛苦;用《干旱的土地》来撕破那些伪善者的欺骗和暴露那里的黑暗和不平;用《七·二六颂》(古巴革命歌曲)、《打垮暴君才能得到自由平等》(同上)、《万岁!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歌曲)、《起来吧!非洲》(索非亚)来回敬这些贪得无厌的家伙的“施恩”。站了起来的人民,也用《千里马》(朝鲜歌曲)来告慰所有的被压迫者,解放了的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美满、欢乐。
他们把真理通过歌音赤裸[luǒ]裸地亮了出来,使一切被损害者睁开了眼睛,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进行百折不回的斗争。这些充满求生的信心和希望的声音,和肯尼迪的花言巧语,成了强烈的对照。殖民者的谎言,以及那些形形色色的“美国之音”,就显得更加丑恶,更加可耻了。
艺术是不分种族和地域的;哪里有勤劳的人民,哪里就会有丰富、优异的音乐艺术。像这次音乐会所选唱的《老人河》、《苏武》(中国古曲)、《干旱的土地》、《睁开你的眼睛》(阿富汗民歌)、《星星索》(印度尼西亚民歌),不论从艺术意境的深度,从表现手法的别致和风格的多样多采……都称得上极好的艺术,这里闪耀着无限的艺术才华和创作智慧。这些艺术品,即使和大艺术家的精心之作摆在一起,也毫不逊色。
我感到,我们能够把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介绍到我国观众之前,这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骄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