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天津各棉纺厂和有关轧花厂紧密协作 抢困难送方便 共同提高原棉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21
第2版()
专栏:

天津各棉纺厂和有关轧花厂紧密协作
抢困难送方便 共同提高原棉质量
本报讯 据天津日报消息:在新棉加工调运过程中,天津市各棉纺厂和河北省农村轧花厂,本着城乡互助互相支援的精神加强协作,提高了皮棉的质量。
在新棉收获之前,天津市各纺织厂织出的布和印染厂漂出的府绸,有时有黑点、疵点和一条条油丝线。天津棉纺一厂组织工人和技术人员对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织布等各个工序都反复作了检查。在清花工序发现一块油毡,才找出黑点是由油毡上的沥青造成的;油线条有的是油污棉造成的,有的是本厂操作上的毛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天津棉纺一厂每天组织一百多名干部和工人从原棉里往外拣污棉。但是,由于沥青只要稍有一点点,就会散布各处,所以织完布以后,还得用更多的人力去剔除黑斑。
天津市纺织管理局和天津市棉烟麻公司协同各纺织厂一起认真研究分析这个问题,决定由工商双方组成访问小组,到产棉区访问轧花厂。访问组发现有的轧花厂在存放籽棉时怕棉花受潮,用油毡垫底;有的机器设备老了一些,轧花的时候甩油;有的没有清杂设备或设备不全,轧出的花疵点过多。访问组把了解到的问题以及由于这些问题给纺织和印染工业部门带来的困难,介绍给当地轧花厂和县商业局,取得了对方的大力支持。以后在河北省商业厅和天津市纺织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天津各纺织厂分别与省内重点轧花厂采用“定点挂钩”的办法,彼此提出要求,签订了协议。
在签订协议以后,双方主动加强了联系。天津各纺织厂主动派出干部、技术人员和保全工人携带技术资料和工具到各自“挂钩”的轧花厂,有的长期驻厂,有的巡回各厂,给予技术指导,就地协助检修机器。各地轧花厂的领导干部和工人也到天津各纺织厂参观。天津棉纺一厂专门举办了一个展览会,展出了近几年来生产的五十多种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棉布。同时,展出由于沥青、油污和疵点等问题造成的后果。杨村轧花厂工人参观后说:“过去根本不知道有一点点沥青和油污就会带来这么大的困难和损失,其实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发现油污棉随手拣出来,并不费多大事。”通过互相参观访问,沟通了情况,统一了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双方职工提高产品质量的责任感。
在提高棉花质量过程中,双方都主动抢困难,让方便。轧花厂为了避免沥青沾污棉花,有的将油毡垫底,改为用砖垫底;有的在油毡上铺了两层席。天津棉纺三厂派出干部、技术员和保全工人等六人在武邑协助检修机器时,听说衡水城关轧花厂急需安装一台新机器,缺少技术人员,他们冒着大雨,由武邑步行五十多里赶到衡水去协助。其他有关方面也积极协助纺织厂和轧花厂提高棉花质量。例如,去年棉花水分比往年大些,杨村轧花厂为了避免给纺织厂造成困难,就和收棉站建立了协作关系。有一次,煤厂公社社员交售的籽棉水分达到17%,收棉站向社员讲清水分大会给纺织厂带来困难以后,社员们就地晒干后才卖给收棉站。
记者最近随有关部门的人员访问了廊坊和杨村等轧花厂。天津棉纺一厂技师吕明琏对轧花厂的工人们说:这一季我们收到的你们和其他挂钩单位的棉花,至今还没有发现沥青和油污;布上的黑点和油线条基本上消灭了。质量与1960年同期对比,短绒降低了0.3%,杂质也降低不少,因此府绸质量有了大幅度的上升。许多轧花厂的干部和工人们说:支援你们,也是支援我们自己。我们轧花的质量也提高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