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哈尔滨二百多工厂开展同类产品厂际竞赛 学名牌赶名牌提高日用品质量 不少厂生产的锅、勺、布鞋等质量改进成本下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21
第2版()
专栏:

哈尔滨二百多工厂开展同类产品厂际竞赛
学名牌赶名牌提高日用品质量
不少厂生产的锅、勺、布鞋等质量改进成本下降
本报讯 黑龙江哈尔滨市总工会和哈尔滨市手工业管理局,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组织生产锅、碗、刀、勺、布鞋、鞋钉、笼屉、塑料制品等八种日用工业品的工厂,开展了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厂际竞赛。全市有二百多个工厂参加了这一竞赛。半年来,这些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已呈现出质量提高、产量上升、成本降低的新气象。
在领导厂际竞赛中,哈尔滨市总工会和市手工业管理局采取了实物评比,树立同类产品标兵的办法。经过对有关各厂的产品作比较评选,树立了哈尔滨制锅厂、三八布鞋厂、前进炊事用具厂、松滨工具厂等八个标兵工厂,掀起了学名牌、赶名牌的群众性竞赛活动。
竞赛中,先进厂争取更加先进,后进厂急起直追。松滨工具厂被评为标兵厂以后,由厂长、老工人、技术人员组成访问小组,带着刀、剪、勺等产品到饭店、食堂和居民中征求意见,并组织职工到杭州、北京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使菜刀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共乐制锅厂积极学习哈尔滨制锅厂的经验,产品合格率由竞赛前的50%提高到80%以上,成本降低了30%。
有关部门还组织技术表演会,交流操作经验。在万里鞋厂组织的有十个单位、七十多个人参加的纳鞋底的表演会,交流了万里鞋厂卢玉兰的细锥子、粗绳、针码勒紧的纳鞋底经验,三八布鞋厂闷水纳底的经验和夹板纳底的工具。这种技术表演,对各厂提高操作水平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些厂的各个班组结合厂际竞赛,在厂内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对口对手赛。松滨工具厂开展了争取优质、高产的红旗班组竞赛。一车间大勺组生产的大勺,表面光洁度不好。组长王延福组织全组工人研究用旧布砂轮制成布轮铁刷子用来磨光,使大勺光洁度达到标准,还提高了磨光效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