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根据不同农事季节 灵活安排上课时间 灌云古城农民业余学校日益巩固 为当地培养出许多能写会算的基层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21
第4版()
专栏:

根据不同农事季节 灵活安排上课时间
灌云古城农民业余学校日益巩固
为当地培养出许多能写会算的基层干部
本报南京20日电 江苏灌云县古城农民业余文化学校,从1951年办冬学以来,一直坚持到现在。十年来,这所农民业余文化学校扫除了一批青壮年文盲,为当地培养出一整套能写会算的基层干部,受到党的重视和群众的赞扬。不久以前,这里秋季大忙刚刚结束,这所学校就正式复课,跨进了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第十一个年头。
古城是灌云县龙苴人民公社龙苴大队的一个自然村,全村现有五个生产队。解放前,这个村二百多户人家中,只有一个地主和两个富裕中农有点文化。现在情况根本不同了,经过业余学校十年来的教育,目前全村二百多个青壮年中,除了有生理缺陷没有参加过业余学习的人以外,不识字的人已经是极个别的了。这所业余学校还培养出一大批农村基层干部。古城村从办互助组以来,互助组长、初级社长、高级社长、生产队长、会计、记工员等人,都是在这所业余学校里长期坚持业余文化学习,摘掉了文盲帽子,提高到初小、高小甚至初中文化水平的。这里的知识青年绝大多数都是从扫盲班一步步升上来的。
古城农民业余中学是从1951年冬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村的大多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启发教育下,认识到要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除了在政治上、经济上翻身以外,还必须在文化上也来个大翻身。群众自觉地、迫切地要求学习文化,是这个农民业余学校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首要原因。
古城农民业余中学根据农事季节,灵活地安排上课时间,能多学一小时就多学一小时,农忙时需要停几天课就停几天课。去年夏收夏种原定停课一个月,后来因为抗旱抢种,农活稍有推迟,学校就延长了十天假。秋忙假期中,有几天因为阴雨,不能下田劳动,学校又不失时机地临时上了几课。每天上课的时间也是灵活安排的。像现在,上午下田较迟,就在每天早晨上课。学员们非常习惯地天一亮就起床到学校上课,上完课再回家吃早饭、下田。每天上课一小时左右。天好要早下田就缩短到四十五分钟;天阴不能早下田就延长到一个半小时,有时下雨不能下田,学员们回家吃了早饭再到学校继续上课。每年春天和秋天,下田早,他们就在午饭后的休息时间上课。夏天天气热,中午休息时间长,他们就在上午收工后上课。由于这样灵活地安排,去年一年,这所农民业余初中班实际上课有二百天以上,每天一小时左右;讲完了农业中学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的一部分,还教了点算术。
目前参加业余初中班学习的二十三名学员中,有三个大队干部,四个副生产队长,四个生产队会计和七个记工员。他们是古城村的领导骨干,都是年青力壮的强劳力。他们虽然都参加上课,又带书下田利用休息和空闲时间自学,但由于他们都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又有业余学校为他们灵活妥善地安排上课时间,因而学习得都很好,而且没有影响工作和劳动。他们实做的劳动工分大都超过了一般社员的劳动工分。记工员刘金香每天按时上课,还读了十多本文艺作品,而他1961年却实做了近三百个劳动日,超过了一般社员的劳动工分。
古城农民业余中学在教学内容方面,以语文为主,同时根据生产需要安排其它内容。这个村从普遍种棉花以来,学校便增添了种棉花的技术课,培养了许多“棉花技术员”。去年夏天,这里的棉花遭到了严重的虫害,社员们没有经验,对于完成包产任务失去了信心。学校培养的这批“棉花技术员”,根据所学的知识,配制农药,消灭了害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