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生物冶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21
第5版()
专栏:知识小品

生物冶金
王燮山
提起冶金,我们的脑际就会涌现出一幅庞大的图景:成千成万吨的石头,高大的烟囱,熊熊的炉火……。你可想到过利用生物来冶金?
1934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化学家巴比契卡和涅曼,他们在研究生长在奥勃桑尼市近郊的玉米粒的化学成分时,把玉米粒烧成灰以后,意外地发现每吨灰中含有十克黄金。他们分析了当地的土壤和矿石,但是每吨的含金量只有零点二克。于是他们又去研究生长在那儿的别的植物,在杉树和松树的果实烧成的灰中,也找到了黄金,含量是每公斤七到十毫克。这说明植物能大量地从土壤中吸收离子状态的黄金,把它们集聚起来。把植物烧成灰以后,溶解在植物组织中的离子状态的金元素就变成了极微细的丝状或薄片状的黄金。
那么动物有没有集聚黄金的本领呢?后来他们采集了大批的当地的金龟子来研究,在一公斤金龟子烧成的灰中,竟找到了二十五毫克的细金粒!原来金龟子是吞食黄金的能手,怪不得我国北宋时代的学者宋祁在《益部方物略记》一书中说:“金虫,出利州山中。……光若金,里人取以佐妇钗鐶之饰云”。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很多科学家进行研究发现,不但玉米和金龟子有集聚金属的本领,其他的许多动物、植物、藻类,甚至单细胞的机体都能集聚分散在大地上的金属元素。很多种水生生物集聚大海中的稀有金属元素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它们仿佛专门在海水中寻找这些金属元素。海鞘就是这样一种生物。科里湾的海水中虽然只含有十万万分之五的钒,但是生长在这里的海鞘体内却含有钒千分之五,竟是周围海水中的含量的一百万倍!还有些生长在矿区的花草,由于吸收了某些微量的稀有金属元素,而改变了它的花瓣,本来是浑圆的形态,却变成为锯齿的样子,不仅增加了花朵的美妙,而且还可以作为找矿的标志。这些实例由于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逐步深入,而认识愈来愈多。
由于生物有着这样奇妙的集聚金属的本领,因此有些科学家就建议用含有金属元素的生物代替矿石,来提炼稀有金属,因为某些稀有金属在矿石中的含量是非常微小的,人们为了提炼它们,往往感到非常困难。不久前,科学家发现某种生长在锌富集地区的植物,一公斤的灰中含锌量高达二百九十四克,这完全不需要进行选矿就可以直接送到电炉里去冶炼了……。利用生物来冶炼金属,它的前景是无限美妙的。在未来,人们将在矿区种植大量植物,在海水中培植特种水生生物,让植物从大地中为我们“采集”金属元素,让水生生物从大海中为我们吸收稀有的金属元素,当他们成熟以后,就送往工厂去冶炼出贵重的金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