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产棉区多种棉理所当然 天门广大棉农积极备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23
第1版()
专栏:

产棉区多种棉理所当然
天门广大棉农积极备耕
新华社武汉22日电 湖北天门县今年计划种六十万亩棉花。现在播种计划已因地制宜落实到田,社员们正积极作好植棉准备工作,争取今年棉花有更好的收成。
天门县的棉田面积在湖北省是最大的,当地适宜种植棉花,群众植棉经验丰富。去年这个县遭受严重干旱和虫灾,但由于国家大力支援,棉农们依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同自然灾害顽强斗争,棉花收成仍然较好。全县出售给国家的皮棉,已超过计划一万一千多担,这不仅支援了纺织工业,也增加了社员收入。
今年,天门县棉农对搞好棉花生产满怀信心,决心使棉花生产更上一层楼。但是在讨论今年播种计划时,也有部分棉农和社队干部反映了重粮轻棉的思想,打算压缩植棉面积,多种些粮食作物。中共天门县委就及时发动群众总结去年植棉经验,宣传贯彻植棉奖励政策,引导群众算棉区多种棉花对国家、集体、个人的好处账,正确处理粮棉关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植棉计划落实到田。大多数社员和干部在讨论中认识到,社会主义生产是计划生产,全国这样大,地区条件各不相同,生产上应有合理分工,产粮区应多种粮,产棉区应多种棉花。渔薪区各公社社员和干部通过总结,纷纷提出:我们是主要产棉区,对国家的贡献主要在棉花,应该多种棉,多卖棉,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他们今年的植棉面积已落实为七万二千亩,比国家要求扩大了两千亩。麻洋区各公社社员和干部通过算账讨论,提高了认识,最后落实的植棉面积也比原计划扩大了五千亩。他们还采取坏田换好田、远田换近田等办法,将一万七千多亩好田、近田腾出来种棉花。
目前全县棉田备耕工作正在积极进行。麦棉两熟田中预留的棉籽已绝大部分经过整理,其他计划植棉的田地也在积极翻耕。全县各地已整修和添置了三千多件棉花生产工具,精选了两百多万斤棉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