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房涞涿灌区管理好浇地逐年增多 白沙灌区制度松懈灌溉面积缩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24
第1版()
专栏:

房涞涿灌区管理好浇地逐年增多
白沙灌区制度松懈灌溉面积缩小
本报讯 河北省房涞涿[zhuō] 灌区和河南省白沙灌区,一个灌溉效益逐年扩展;一个灌溉效益大为减缩。原因何在?最近农业部农田水利局在这两个灌区进行了调查研究。
房涞涿灌区是一个有三百年历史的老灌区,在河北省涿县、定兴县和北京市房山县境内,引拒马河水自流灌溉。解放前渠道紊乱,水量浪费严重,灌溉面积仅有七万多亩。解放后经过逐年整修扩建,控制面积达到六十二万亩。其中常年水地三十三万亩,季节水地二十九万亩。灌溉效益一般年份达四十五万亩左右。去年春季天旱水缺,春灌仍达四十六万亩次,实灌面积三十二万亩。
这个灌区能够逐年扩大灌溉面积,主要是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第一,专业管理机构的集中统一管理和群众性的民主管理相结合,做到从引水、配水到把水浇到地里,层层都有人管。在全灌区设有渠道代表会,审查决定灌区的重要工作措施、规章制度、财务收支等,并由代表会选举产生渠道管理委员会。还建立有专业浇地队四百五十多个,其中一部分成员既是用水单位参加渠道管理的代表,又担负经常性养护渠道工程的任务。第二,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并能坚持执行。干渠以上引水、配水由管理委员会掌握,干渠以下的分水由干、支渠委员会掌握,按计划执行。去年春灌实行了“定水量、卡时间、节约归己、浪费不补”的办法,进一步调动了灌区生产队多浇地、浇好地的积极性。第三,实行包浇责任制,贯彻多劳多得政策。灌区浇地队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固定专业包浇队,由生产大队组织,水来浇地,水过整渠。另一种是固定专人临时组成的包浇队,水来浇地,水过做其他农活。从全灌区来看,每二百亩地就有一人负责,报酬是按亩定工分,多浇多得,这对多浇地起了很大作用。第四,紧密依靠各级党委的领导,保证了灌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白沙灌区是由国家举办,在1955年建成的。工程设备齐全,水源较有保证,实灌面积曾达四十七万亩。但是,近二、三年来,这个灌区的灌溉效益大为缩小,1960年最大一次灌溉面积为八万多亩,仅占工程控制面积的15%;去年实灌面积约有四、五万亩左右,占工程控制面积的10%。
效益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三年来连续干旱,水库蓄水不多;另方面,是灌区管理工作做得不好。第一,缺乏统一集中的管理,群众性的民主管理组织也自消自灭了。第二,规章制度废弛。在用水时,上游不能照顾下游,经常发生用水纠纷,使水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第三,渠道失修,建筑物损坏得多。据调查:仅南干渠桥梁就损坏约40%,斗门损坏占25%,量水设备损坏50%,斗、农渠一般损坏30%至50%。全长三十二点四公里的南干渠,去年夏灌时只能流到十公里左右。第四,水量浪费严重,利用率很低。去年春灌放水十九天,放水量九百六十五万方,浇地二万五千亩,平均每亩耗水达三百八十五方,水的利用率仅占18%;去年夏灌时,干旱严重,虽然水库水少,但上游大水漫灌,泄水跑水造成浪费,而下游则得不到水,使不少农作物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