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七一煤矿新工人张虎林以矿为家 三年正常出勤 干活争挑重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1-26
第2版()
专栏:

七一煤矿新工人张虎林以矿为家
三年正常出勤 干活争挑重担
本报讯 陕西省铜川七一煤矿矿工张虎林,以煤为业,以矿为家。他从1958年11月到矿以后,三年来月月正常出勤,在生产中主动抢困难,挑重担,曾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张虎林在1958年根据国家的需要,从家乡——朝邑县来到七一煤矿。他因为了解了煤炭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所以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工作。他常高兴地对同伴们说:“当个煤矿工人多光荣啊!炼钢、炼铁、发电要煤,做饭、烧水也离不开煤。咱们煤矿工人的劳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关系。”他总是千方百计争取不缺勤,为国家多产煤。去年夏天,他脚面上生了疮,一只脚肿得像个紫茄子。医生和领导上都劝他休息,他却指指脚说:“生个小疮算什么!在旧社会给人家当长工,地主家的狗把这儿咬得露出了骨茬子,还得忍着痛去干活。现在,我的脚生了个小疮,医生天天给治,领导时时关心。回忆过去,看看现在,想想将来,我咋也歇不住。”脚痛不能拉小车,他就端起风钻,和掘进工人们一起打眼。
遇到非请假不可的事情,他也不肯多请一天假。他说:
“多上一个班,多出一吨煤,就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增加一份力量。”他的家乡被划到三门峡库区后,家里来信叫他回去迁移父坟。矿上本来可以准他十二天假,可是他只请了六天假。回到家里,乡亲们都劝他多住几天,张虎林说啥也不肯。第四天头上,天不亮就离别了家乡。回到矿上,正赶上上班,他换上工作服就下井了。
张虎林干活时,经常主动抢困难,挑重担。他现在虽然是个采掘工,可是只要工作需要,拉小车、攉煤、对炮,啥活他都干。在井下拉小车,别人一趟拉一个,他一趟拉两个、三个。下班时,别人都上井了,他还跟在组长身边,帮助验收进尺,一旦发现问题,不论活路多麻烦,工程多艰巨,他都积极承担起来,尽量不给下一班留困难。
张虎林干活,从来不违反操作规程,时刻注意工作质量。去年10月的一天,对炮器忽然坏了,到别的小组去借吧,一来耽误时间,影响进尺,影响超产;二来要趟水,要爬几百米巷道。有人主张用电缆代替对炮器对炮。张虎林一想:电缆对炮容易发火,要是发生事故,那还了得。他便趟过几十米长的水巷,爬过几百米的煤巷,到张书卷小组把对炮器拿来,保证了安全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