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浏河渔港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13
第5版()
专栏:

浏河渔港一瞥
范烟桥
浏河旧称刘家河,是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出口处。在五十五年前,我到过浏河,那时仅十三岁,听到那边不少关于“飘洋船”的故事传说。他们的祖先,很早就以出海贸易为生计,小说《镜花缘》就有很详细的描述,虽然那些奇奇怪怪的国家,现在很难考证。可是“飘洋船”的经历,正是发生在那些若有若无的地方。当时还有好几只两三丈长,竖着四五道布帆的大船,载着家属和伙伴去飘洋的,以有易无,获得一些利润,解决他们一家老小几个月的生活。此外还有几只船运盐到内地,也可以勉强过活,因为浙盐以浏河为集散地。其他居民则以种棉稻为生。
五十五年后的今天,我旧地重游。浏河起了巨大的变化。那里的人民不再飘洋和运盐,而是主要种植棉稻,他们不仅为一家一户的生活而辛勤劳动,而且对国家有所贡献。浏河已成为捕捞水产的宏伟的渔港。这是他们的祖先所从未梦想到的。
我们在十九个环洞的节制闸上,看到新浏河滚滚水流,被闸门控制住。既便于灌溉两岸的农田,又利于船舶往来,还西与昆山等地的河网相接,直通长江。不像旧浏河七十二湾,处处有阻碍。这个巨大水利工程,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产物。浏河和扬林、七浦两河,成为由江入海的三大主流。渔港的二十条机帆船,二十八条木帆船,在“幸福渔业社”的集体生产中,到海滨和内河捕捞鱼类。我们看到七只运输船,满装着银色的带鱼,从海上扬帆而来,由卡车运送到几个大城市。
以前不能及时运输的大量鱼鲜,为了防止腐败,只能用盐腌,鲜味就减了,现在港口已有冷藏厂,今年生产人造冰七千多吨,这样,南京等城市人民就能吃到冰鲜鱼了。
以渔业为主的“东海大队”还在可耕田地上种植棉稻。但是海潮时常冲入长江,泛滥到沿江的农田。民间有这么几句歌谣:“浏河十年九年荒,潮水冲来一片白茫茫,麦不满百(斤)稻不满石,棉花不见白。”当地人民为了防御潮水泛滥,这几年在浏河一带修筑海塘(其实是江塘),立桩加石,使一条长百数十里的堤防,拦住了潮水。
我们立在渔港的内堤上,远望对面的崇明,如画家用水墨抹上一笔淡痕,大江东去,夕阳照射着,成为一片金光,接着换了一片银光,又是皓月当头了。
我坐在一艘运输船上,和船家闲谈。我记得以前传说,飘洋船上都有一柄木斧,海上起大风暴时,下了帆还不能安全,便向天妃祈求。这时要用木斧劈断桅杆,才能免掉颠覆。我不相信,木斧能劈断直径六七寸的粗木。可是船家说:这传说是有根据的,不过是铁斧,木斧是神话,至今在机帆船上还备着一柄,尽管现在气象台及时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可以早作准备,可是劈断桅杆,还是一种必要的紧急措施。这斧名为“太平斧”。科学时代,还留有传统的神话遗痕,顿使我勾起了童年的回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