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泸州棕麻合作工厂 克勤克俭办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14
第2版()
专栏:

泸州棕麻合作工厂
克勤克俭办企业
生产困难时,主动寻找野生纤维,扩大原料来源;发动群众革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发展了,党支部及时教育职工注意精打细算,充分利用原料。一九五九年以来,这个厂人员减少近二百名,产量年年增长,成本逐年降低。
据新华社成都13日电 四川省泸州市棕麻合作工厂职工克勤克俭,艰苦奋斗,办好企业。
这个厂是1958年底由原泸州市棕麻生产合作社和棕织业几个生产合作小组合并组成的,当时有三百多人,专门生产各种绳索。1959年起,由于农业连年受灾,生产原料——棕、麻来源减少。工厂党支部向职工进行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提高了群众向困难作斗争的信心。为了解决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厂里组织有经验的工人,到山区寻找原料。老工人王崇富、杨永发等到盛产棕片的古岭山区,发现当地农民把大量棕叶子和棕脚板(棕片根部)当柴烧了。他们拾起几片棕叶,剥成丝,拧成绳,使劲拉,也没拉断。他们又拾起几块棕脚板来仔细观察,发现上面胶织着密密麻麻的棕丝,只要经过脱胶处理,便可以取出大量纤维。两人一商量,认为这两种东西都可以代替棕、麻制造各种包装用绳,于是带样品回厂,向领导上建议试制。厂里试制出的产品,经商业部门试用,认为用这种原料制包装绳很合适。
利用棕叶子和棕脚板试制包装绳成功,鼓舞了职工寻找代用品,广泛利用野生纤维原料的信心。不久,工厂先后试用扁草、水麻、良姜叶、斑竹壳、波罗花叶等二十七种野生纤维原料成功,有效地克服了原料供应不足的困难。
这个厂生产设备简陋,厂里老年工人和妇女多,体力较弱,劳动生产率不高。扩大了原料来源以后,这成了发展生产的一个突出矛盾。工厂领导方面发动职工献计献策,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在制绳生产中,花费劳力最大而工作效率最低的,是抓棕丝这道工序。技术革新活动开展以后,老工人杨永发,参照打谷机制造成了一部铁木结构的手摇抓棕机。试用结果,一天就能生产出六十多斤棕丝,顶上五个工人的产量。接着他又进一步钻研,把手摇改为脚踏,产量又由六十多斤提高到八十多斤。但是,这种机器还是要人力操作,工人们干起活来,仍然很累。在厂领导的鼓励下,他反复琢磨,并取得机械厂工人的帮助,终于创制出电动抓棕机,一天(八小时)就能生产棕丝一千一百多斤。原来抓棕车间六十多个工人生产,还供应不上牵绳车间的需要;有了电动抓棕机以后,除保留十多个工人理丝、打杂以外,其余的人都调到牵绳车间。到目前为止,全厂共创制了联动纺车、圆盘合股机等二十六种、五十多台(件)革新机具。1961年平均每个职工创造的价值比1958年并厂初期提高一点九倍。从1959年起,工厂陆续抽出近二百人支援其它行业和农业战线,而生产却年年上升:1960年产量比1959年上升15.4%,1961年又比1960年上升5.7%。
工厂生产发展了,困难的日子过去了,生产中出现了大手大脚和抛撒浪费原料的苗头。过去缺少原料的时候,哪怕是一片棕屑,一根短纤维,也要拾起来,用到生产上。这时,工厂里遍地是短纤维剩料,也没人过问。党支部针对这种情况,及时向职工进行了教育。党支部还组织大家算了一笔账:如果把棕脚板的利用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全厂一年就可以增产十二万斤绳子,价值八万多元。职工们在提高认识以后,进行了检查,制定了节约用料的规划和措施。他们根据原料的优劣和不同产品的质量要求,把长纤维用来生产船用大绳,短纤维用来生产各种包装用绳。那些短到实在不能制绳的棕屑废渣,也利用来填蓑衣、棕垫和靠把(船用工具)。仅去年一年,全厂就利用碎渣碎料增产四千多件蓑衣和几百个靠把。
对原料进行充分利用和综合利用,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工厂收入。全厂1961年实际成本比1960年下降24%,比1959年下降57%。三年中,全厂共盈利十八万二千多元。这笔钱除主要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外,还不断地改善了职工生活福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