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赶快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15
第6版()
专栏:

“赶快生活”
子傥
书架上放着一本大家熟悉的小说,我常爱朗读某些章节。这时候,保尔·柯察金就清晰地在眼前显现,给人以力量。
书的作者已经逝世二十五年多了,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已经成为千百万青年的准绳和榜样,奥斯特洛夫斯基式的革命精神同样在我们这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国度里产生,并为新的一代所继承,有多少青年和自己的父兄一起斗志昂扬地奔向最困难的岗位,战斗在每条战线的最前方。
奥斯特洛夫斯基仅仅生活了三十二年。从参加革命的那天起,他就把全部的热情、智慧和精力投到阶级事业中,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从未感到过疲倦,从未停止过斗争,即便是长年地躺在病榻上,手脚不能动,眼睛看不见,但是,从清晨到夜晚,他的脉搏合着革命队伍的步伐而跳动,幻想着突破劳动定额,幻想着世界革命的成功,他的神思驰骋于辽阔的原野和战斗的疆场,和自己的战友共同创造着惊人的奇迹。他的声音依然那么坚定,那么明朗,充满对于新的战斗的渴望。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有怎样的生活。生活!多少人作过解释,作过描绘啊!俄国作家冈察洛夫在他所创造的典型奥勃洛莫夫身上,赋予了没落阶级的鲜明的特征。他轻视劳动,害怕行动,躺卧成为他的常态,梦里也想着睡觉,极度的消沉、萎靡和懒惰。当他还有所幻想时,他常常问着自己:我什么时候开始生活……
这是一个健康(当然仅仅是肉体)的人的心理,像是为了对这种废物挑战,被重病折磨而卧床不起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写道:“赶快生活”。他说,“就因为这个,我的一切欲望才那样强烈。”(《我的一天》)一个人有手有脚,身体健壮,可是站不起来,另一个人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却渴望身体健康,参加战斗的行列,身体健康而精神崩溃的人有如行尸走肉,即使卧床不起而精神健壮的人,却生活得更美好,更有力量!
这一切天壤之别的根源,正在于他们所说的“生活”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奥勃洛莫夫追求的不过是寄生虫的平静、安逸和享乐,然而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心目中,生活,就是劳动、斗争和创造。这里,有不同的阶段和环境,不同的岗位和考验,但是没有空虚的环节,没有暗淡的时刻,甘愿做一支两头燃烧的蜡烛,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他对朋友说过:“只有我们这样的人,只有像我这样发疯似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好得多的世界的建设工作的人,只有我们这样看透了、也能看明白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1927年1月7日《给达维多娃的信》)这种生活的热望,战斗的激情,不是瞬息即逝的闪光,而是燃烧着终生的烈火。
但“赶快生活”,并非只是预感到生命已不长久的革命者所特有的心情,而是一切革命者共同的愿望,不论身体健弱,不论年龄的长幼。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革命的事业却有如浩浩荡荡的大河,奔腾不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总是感到自己做得太少,总是渴望贡献得更多。即使我们有两次生命,即使我们拿出十倍的精力,我们所能做到的,也不过是为整个共产主义的大厦增添必不可少的一块砖瓦。为了在一生中做出最大的成绩,就需要抓紧一点一滴的工作时间,需要我们保持永不衰退的革命朝气。 *傥[tǎng]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