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平安矿矿长袁福荣扎扎实实做工作 在困难的采煤段取得经验 指导全坑全矿推行正规循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16
第1版()
专栏:

平安矿矿长袁福荣扎扎实实做工作
在困难的采煤段取得经验
指导全坑全矿推行正规循环
本报讯 据辽宁日报消息:阜新平安煤矿从1961年7月开始推行采煤工作面的正规循环作业,干部和工人的热情很高,努力从各方面创造条件。但是直到8月底,全矿还没有一个工作面走上正规循环。面对这种情况,矿领导上认为,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工作不能再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必须突破一点,取得经验,带动全面。因此决定由矿党委副书记、矿长袁福荣,首先到生产条件困难的七坑十七段进行试点工作。
七坑从1959年投入生产时起,就存在着两个大问题。一是顶板不好管理,时常发生冒顶事故;一是运输故障多。袁福荣了解到上述情况后,知道要想在十七段搞好正规循环,必须首先解决这两大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存在有客观因素,但是现在既不可能改变地质条件,也不能拆掉露天矿大电机车的线路,只能通过主观努力去设法改善。他在调查研究中,曾连续二十多天到现场考察,随时跟基层干部和工人交换意见,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在观察井上小电机车通过涵洞时,他发现,陡然低矮下来的架线,虽然把车弓压得很弯,但是顺弓行驶的电机车走到这里,一般都没出事故;有的司机更仔细,每当车走到这里都拉住弓子,减轻架线的压力,徐行过洞,很是安全。有的电机车逆弓行驶,开得又快,过洞时经常落道。他把这种情况跟司机们一讲,大家认真总结经验,制订出电机车过涵洞的操作规程,并严格地执行,落道事故逐渐减少了。他又到井下采煤工作面,跟有经验的老工人一起研究,发现冒顶事故不光是因为顶板酥软,还和支架方法有关。他便发动工人改进支柱的规格,结果冒顶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减少了。
在工作过程中,袁福荣还协同坑口领导上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帮助改进了工资奖励制度,逐步地在各工种加强了责任制,作到专人专责保质保量。这样,使全坑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接着,他又帮助七坑改善了生产环境和加强车皮、材料的供应等,进一步为实现正规循环作业创造了条件。这样,从10月14日起,十七段的采煤工作面终于走上了正规循环,改变了过去完成计划不好的局面,逐月超额完成煤炭生产计划,被阜新矿务局命名为“正规循环作业段”。同时,七坑其它各段也逐步走上了正规循环。
袁福荣结束历时两个月的试点工作的时候,又在七坑召开了现场会议,把七坑的经验传播到全矿,对其他单位实行正规循环作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到1961年底,全矿又有四个采煤段走上了正规循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