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实地考察研究 总结群众经验 陕西农业科学工作者努力探索增产途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17
第1版()
专栏:

实地考察研究 总结群众经验
陕西农业科学工作者努力探索增产途径
本报西安16日电 陕西农业科学工作者为探索新的增产途径,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渭河两岸是著名的粮棉产地。如何进一步利用这块富饶的土地,对粮棉的增产关系很大。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陕西农业科学工作者的足迹遍及这个地方。仅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就有24%的科学技术人员长期在农村专门调查研究有关提高这个地区单位面积产量的因素,并且提出了一些适合渭河两岸轮作值茬的意见。现在,土壤和农学方面的科学工作者继续进行着水地、旱地粮棉配置问题的研究。这里的群众一向有豌豆、小麦混种肥田增产的习惯,西北农学院总结了这个经验后,又作了进一步的试验,用大量种植毛野豌豆和草木樨作为提高地力的主要措施。在防旱抗旱方面,当地群众除了扩大灌溉面积以外,还有几种保墒的办法。西北土壤研究所对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了科学的分析说明,并认为是当地防旱抗旱的基本措施。条锈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陕西植物保护研究所、陕西粮食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初步摸清条锈病流行的规律,提出变单一品种为多品种组合的建议,选育了抗锈能力较强的陕农一号、六一四等小麦品种作为品种组合,还总结推广了埋土切叶扫除周围病叶的办法,来消灭越冬的条锈病源。
陕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通过普查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总结当地群众的经验,证明修梯田、培地埂、打淤地坝等确有成效,可因地制宜推行。修水平梯田是当地群众用来保持水土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挖走表土,头三年特别是当年,长不好庄稼;存放表土再垫梯田,太费工;剂坡垫梯田,又会招致水土流失。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驻绥德工作组试验种植对生土适性强的洋芋和黑豆,使得水平梯田在播种的第一年就能够增产。
此外,科学工作者还对陕南的土质、陕北的沙漠、开发秦岭资源等问题作了试验研究。(附图片)
一种冬季成熟的“冬苹果”,已在西北农学院选育成功。科学工作者正在观察“冬苹果”的结果情况 新华社记者 阎槐龄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