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清水江上的“赶羊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17
第2版()
专栏:云南通讯

清水江上的“赶羊人”
王朝晖
云南罗平县清水江水运作业所,位于南盘江和清水江合流的地方——八大河。这是一个宽大的贮木场地,三年多来已为国家输送了各种木材十二万多立方米。
清水江河床地形复杂,河水忽涨忽落,落差比较大。在这里“赶羊”(漂运木材),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水运工人们为了把原来沉睡在深山老林里的木材,及时运往农村、工厂和矿山,终年不辞辛苦,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
去年12月的一天,清水江水运作业所的工人们经过两天的行程,来到了“羊群”的正式起运点石壁。
赶“羊群”的队伍分成四路。一路是“先锋组”,“赶羊”的前哨尖兵,他们的任务是遇滩开路,见垛拆垛,保证“羊群”畅行无阻。另一路,负责处理漂散的“羊群”,并协助“先锋组”拆垛开路。再一路专门驾驶人坐的竹排,在河中跟随着
“羊群”漂流,处理河中碰到的障碍。最后一路是后卫,负责不让一条“羊”掉队流失。
飞渡跌水坎
工人们赶着“羊群”,很快就到了猴爬岩。猴爬岩是清水江“赶羊”的咽喉地。这里峡谷深邃[suì],悬岩对峙,岩下全长九公里,滩口连接,形成十七湾、九大滩、十个大跌水坎。河水流到这里,变成连续的瀑布。真是险滩重重,乱石垒垒,水急浪大。坐人的竹排下滩了!只见排工熊秉忠横蹬八字脚,双手紧拉着安全扣,稳站在排头;赵云贵手持篙钩,有时当桨划水,有时又借用地形撑上一篙,沉着稳健地掌握着竹排行驶方向。竹排进入滩口,到了每秒流速十立方米的水面上,水急浪大。赵云贵看得准,拿得稳,顺着急流,不歪不斜,把竹排撑上浪头,竹排一起一伏地向前推进。突然,竹排在冲下六米高的跌水坎的时候,掉到坎底的漩涡中去了。刹那间,一个大浪又把竹排涌到水面上,眼看就要撞着横在河中的大礁石上。赵云贵眼明手快,一杆子搭在礁石上用力一推,竹排顺流急转到河床的弯道上,一下又脱离了险境。
石板滩拆垛
大石板滩是清水江所有的滩口中最复杂的一个。“先锋组”的同志先来到这里,详细地观察河床水位的变化,考虑着滩口上可能发生的问题,迎接“羊群”的到来。
“羊群”赶到大石板滩口时,峡谷里吹来了一阵大风。一根木头横在江中不动了。组长萧学林用篙钩一推,横木被急流冲到跌水坎下面,死死卡在乱石堆中。接着,顺流而下的木材都被阻挡住了,不多一会就堆成了一个拦河垛。小组立刻召开紧急会议,一边观察垛子的形状,一边商讨拆垛的方法。一般的垛子,只要拆掉一两根“关键木”,整个垛子就会散了。可是,这个垛子的木头都是一根根竖起来的,一层紧压着一层。
大伙研究的结果,决定在峡谷两岸拉起大绳,人吊在绳上设法移到江心上空,爬上垛子。绳子拉好以后,共产党员萧学林毫不犹豫地攀上绳子,慢慢地移到了江心上空。经过几番周折,他才爬上了垛子。接着,段培玉、普恩二、朱小屏、李绍周等人也陆续登上了垛子。他们想了个拆的办法:在垛子上搭一个木橇杠,再在河岸上用木料做成“地牯牛”,架在两棵大树上,然后用力一拉,木头就一根接一根地被拆下来了。
“羊群”闯过险滩,在平静的江水上,顺流而下。饱经艰险的排工们,带着胜利的微笑,眺望着两岸江色,继续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