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利用荒山荒地发展木本粮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18
第2版()
专栏:

利用荒山荒地发展木本粮食
方志纯
江西位于我国中部,自然条件宜于农作物生长;境内河流密布,北部更有长江和鄱阳湖,水源充裕,历来是个产粮地区。据历史资料记载,全省粮食总产量最高曾达到一百一十亿斤左右,后因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摧残,人口大减,水利失修,山林破坏,粮食产量降到八十亿斤左右。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7年全省粮食产量即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近三四年来,虽连年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产量仅略低于1957年。
天地宽广 条件优厚
江西总面积二亿五千二百八十万亩,其中山地一亿五千万亩,约占60%。现有耕地四千二百万亩,可垦荒地约一千五百万亩,约占20%;江河湖泊水面二千三百万亩,约占10%。按现有农业人口一千八百万计算,每人平均只有耕地二点三亩,加上可垦荒地,也只三亩多一点。因此,增产粮食的途径,除了对草本粮食作物采取积极措施,逐步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外,很重要的一着,是发动全省广大人民,利用现有的荒山荒地,大力栽培木本粮食作物。
“靠山吃山”,这句话在江西有重大意义。全省现有一亿五千万亩山地中,有林面积为七千万亩左右
(包括成材林、经济林、竹林、幼林、幼壮林等),无林荒山为八千多万亩。这样大面积的荒山,是发展木本粮食作物的宽广天地。我认为,山区发展木本粮食作物,是江西省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一项带有战略性的措施。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技术,主要还是手工操作,肥料主要还靠农家肥,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水平很低;而发展木本粮食,省工省肥,旱涝一般为害较轻,可以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收成。粗略计算一下,如果全省栽种三千万亩木本粮食作物,十年以后,木本粮食的产量即可超过全省现有农田生产的粮食产量。这些木本粮食除了人食用,还可酿造、养猪。真可谓农牧为之兴旺!
江西省木本粮食作物的品种很多,主要的有板栗、锥栗、茅栗、橡子、柿子、枣子、木豆等不下四十多种。我国人民向来有食用木本粮食的习惯,每逢歉年,往往成为山区人民的主要食物。
不占耕地 省工省肥
木本粮食生产与草本粮食(即稻、麦、高粱、豆类等)生产比较,具有许多优点:
1、木本粮食作物主要栽种在荒山荒地上,既不与农作物争地,又不受现有耕地面积多寡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全省的土地面积、特别是荒山秃岭。
2、木本粮食作物的栽种、采集时间可与农活错开,一般是冬、春季栽种,秋末、冬初采集。栽培、采集也很简便,大多可由妇幼等辅助劳力担任。
3、木本粮食作物适应性强,耐旱、耐土壤中的酸碱,几乎所有土地都可栽种。产量虽有大、小年之分,但一般比较稳定。这在我们目前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是十分可取的。它的盛果期长,一般的都在一百年左右,甚至长至二三百年的。一年种百年收,既有利今人,又造福后代,称得上是“百年之策”。
4、栽培、管理省工,产量高。木本粮食作物的栽培、管理既简便又省工,成树挂果以后,一般不需要像果树那样精细管理,每亩产量平均最低都在五百斤左右。
5、木本粮食作物浑身是“宝”,果实营养丰富,除了作粮食和饲料外,还可以当作鲜干果和副食品。栗、枣、柿等树的木质坚硬,是优良木材。
江西省荒山遍布各地,几乎每个县、每个公社、每个队都有。像萍乡人口稠密的地区(农业人口每人平均八分左右耕地),也有二三倍于耕地面积的山地有待开发。而且大部分地区的山地是红壤酸性土,缺少有机质,宜于种植木本粮食作物。种上木本粮食以后,由于落叶的腐蚀,还可以改变土质,使红壤土逐渐变成沃土。
积极领导 确定林权
江西农民有栽培、管理、食用木本粮食作物的经验和习惯。目前的关键在于积极提倡,加强领导,给以支持。全省普遍办起了国营综合垦殖场和农场,这是开发大面积的国有粮食林的基地。现在全省有二百六十三个垦殖场和十六个农场,经营山林二千五百万亩;运用这个山区的社会主义阵地,大种木本粮食作物,就可以对全省发展木本粮食作物起示范和指导作用。大茅山垦殖场试移和清理了一万亩橡子树,建立起大面积的粮食林,现在开始有了收获,这在附近群众中起了极为良好的示范作用。分给社员的自留地和自留山,可以提倡栽种木本粮食;公社、大队、生产队经营的荒山,也可以用来广植木本粮食作物,总之,要把个人、集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如何才能实现上述设想呢?最主要的是确定荒山和树林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办法。我认为:第一,现有国有的荒山和国有山林中大面积的木本粮食林,由国家或国营垦殖场组织专业队经营和采收;第二,非国有的荒山和非国有山林中的木本粮食林,分别由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经营和采收;第三,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经营不了的荒山,可以分给垦殖场、农场等单位以及有组织的城镇居民经营;第四,自留山由社员个人经营;第五,不论是荒山或现有的木本粮食树,都由栽培和经营的单位(或社员个人)使用和采收,山林的收获也归他所有。
(原载江西日报,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