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向书本学知识 向工人学经验 工程师石良玉认真钻研技术 在胜利矿煤炭生产中做出较好的贡献,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18
第2版()
专栏:

向书本学知识 向工人学经验
工程师石良玉认真钻研技术
在胜利矿煤炭生产中做出较好的贡献,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新华社抚顺电 记者史越峨报道:抚顺矿务局胜利矿年轻的采煤工程师石良玉,最近又被评选为抚顺矿务局1961年的先进生产者,这是他从1958年以来连续第四年获得先进生产者称号。
有人说采煤凭力气,技术无所谓。石良玉却认为:“矿井下处处要技术,只凭力气,没有技术,就不能经济、合理、科学地增产煤炭”。八年来,他不倦地钻研科学技术,并把它用于生产,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他经常有选择地把老工人架的棚子和新工人架的棚子作上记号,进行对比观察。他发现老工人架的棚子刹帮好,弓形顶好,能抗压一两个月,有的新工人架的棚子,几天就压垮了。一样的木料,一样的人工,为什么效果相差这么大呢!通过分析煤和木头的不同性质,分压和直压的差别等,他肯定了老工人的支柱方法的优点,同时也看到这种方法用坑木较多。为了找出最好的支柱方法,他阅读了各种地质书籍,并且向老工程师请教,经过刻苦钻研,最后综合了工人的操作方法,大胆提出“大断面,套棚子”的先进巷道维护方法。这个方法在全矿推广后,使棚子的抗压时间普遍由过去的一个月提高到三四个月,大大节约了坑木,减少了维修工作量。去年,胜利矿全部进入残采阶段,石良玉带领一批人在井下反复进行地质测量,仔细校核了几十年来的地质资料,终于找到了七十九万吨被弃的残煤,充分回收了国家资源,保证了生产的衔接。
石良玉今年二十八岁,现在是胜利矿的生产技术科长。他1953年从煤矿中等专科学校毕业之后,就到胜利矿担任见习技术员。那时,年轻的石良玉在复杂多变的煤井中,可真有些不知所措。石良玉想:“不会亲手采煤,根本谈不到指导采煤。”因此,他到矿不久就主动要求到井下当小工,给工人当助手。开始两三年里,他先后跟随采煤各个工种的工人学习操作技术。运坑木,递木料,架棚子,背泥,放炮,攉煤,不怕脏,不怕累,样样都干,件件都学。同时,他也努力将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技术知识运用到生产上去,和工人们商量,采取措施改进巷道布置、通风条件,支柱方法等。这样,他和工人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工人教他操作,他也教工人学习文化技术知识。并且经常替工人写决心书、竞赛条件,帮单身工人写家信。有时还挨家逐户地拜访工人家庭。生产技术科的老技师黄金福在采区担任维修班长时,曾经一斧一锯地教石良玉各种架棚子的本领,石良玉一字一句地教黄金福识字写字;黄金福向石良玉介绍自己多年积累的有关各种棚子抵抗压力的经验,石良玉从理论上分析研究这些经验。一年以后,石良玉学会了维修巷道的整套操作技术,黄金福学完了高小语文,不仅能写会看,而且掌握了采煤的初步理论知识。在石良玉领导的生产技术科内,五个工人出身的技师几乎都当过他的老师;对科内四个大学毕业的技术人员,石良玉也虚心地向他们学习系统的技术理论知识。
几年来,石良玉始终坚持天天下井,就是在科室担任领导工作时,一月也有二十天在井下。可是,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每天夜晚他总要用两个小时学习采煤理论。为了了解其他国家的先进采煤技术,他努力学习外文。最近几年他针对胜利矿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集中精力研究地质科学理论,先后自修完采煤地质构造、中国地质、矿体几何等书籍。长期刻苦钻研地质科学的结果,使他弄清了抚顺矿区著名的五号断层的地质构造,从而提出了经济安全的开采办法,保证了正常作业。
几年来,石良玉的政治觉悟也不断提高,195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