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前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18
第4版()
专栏:

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前散记
老将和新兵
1961年世界男子速滑全能冠军、荷兰名手格里夫特不久前在奥斯陆欧洲速滑锦标赛中未能进入前三名,但他毫不气馁[něi]地说:“获得世界冠军是件难事,要继续保持就更困难。当我知道这次世界锦标赛对手的实力以后,我并不抱有特殊希望,而将努力争取第四名”。
老将的实力不能低估,但他的谈话却也预示着新生力量将在这次世界冠军赛中与老将们一决雌雄。
例如,加拿大的唯一选手埃诺克一个月前在世界冰坛上还是个默默无闻的人物。七年前他到了欧洲,没有取得成就,就扔下了冰鞋改练自行车。只是为了不愿放过冬天的时间,他又穿起冰鞋锻炼。可是他最近在挪威参加的几次比赛中却获得了意外的成绩。他在五千米中战胜了苏联的长距离健将科托夫。上星期六,埃诺克又开始向三千米的世界纪录冲击,结果比1960年的世界全能亚军、法国的库普里亚诺夫还快十秒。特别有意思的是,他还是第一次参加长距离竞赛哩!
单数和双数
苏联这次能否获得世界冠军?这是许多体育爱好者关心的问题。由于上届苏联成绩良好,这次有权派出五名代表参加比赛,阵容相当坚强:有欧洲冠军梅库洛夫,前世界冠军斯捷宁,奥运会冠军科西奇金等。
过去的世界冠军一览表上出现了这样的有趣的现象:最近几年来凡遇上双年,苏联运动员总是获得世界冠军:1954年——希尔科夫,1956和1958年——冈查伦柯,1960年——斯捷宁;但遇上单年总是失利,特别是在1955年苏联队在五个项目中只赢得了一项第一名。今年又遇上了双年,苏联选手能否再得世界冠军?这就要看比赛的结果了。
记者中心“争夺战”
比赛还未揭幕,但比赛场的记者中心早已开始热闹起来。来自二十个国家二百二十名记者已在这里登记要报道这次规模最大的速滑锦标赛。记者中心的二三十台电话机已安装完毕,其中有十六台是国际电话,人们只要挂上电话,几分钟就能接通,并把消息传到世界各大城市。许多外国记者早已来到这里参观通话设备,了解通话手续。预计在比赛时,在这些电话机旁将会出现一场抢挂电话以争取新闻时效的“争夺战”,其激烈程度可能并不亚于夺取世界速滑冠军。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