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开展班组核算 努力降低成本 吉林造纸厂变亏损为盈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20
第1版()
专栏:

开展班组核算 努力降低成本
吉林造纸厂变亏损为盈余
本报讯 据吉林日报消息:曾经连续八个月亏本的吉林省造纸厂,经过全体职工从内部找原因,努力降低成本,从去年10月起月月有了盈余,到年末如期完成了产量、质量、产值、劳动生产率、成本和上缴利润等六大计划指标。今年1月份财务情况仍然良好。
去年年初,这个厂在生产新闻纸的流程中,由于损失大,每生产一吨纸比国家规定的消耗定额多用七公斤纸浆,造成生产成本高,卷筒新闻纸和平版新闻纸都亏本。当时,有些人却认为原料、材料价格影响成本增高,工厂本身解决不了。要想解决亏本问题,就得调整新闻纸销售价格。由于强调客观困难,忽视主观努力,亏本现象迟迟不能扭转。针对这种情况,厂党委向全体职工讲形势,讲任务,让大家讨论轻工业的主要责任是生产优质产品,为国家积累资金呢,还是依靠国家补贴维持生产?是不是可以自力更生解决亏本问题?很多工人讲:“我们造纸厂十几年来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但是年年为国家上缴利润,今年发生亏损有客观因素,但是我们工作也没做好,主要是我们自己的责任。”经过讨论,大家思想认识提高以后,很快找到了亏损的原因:一个是原料、材料消耗高,自制的硫化碱成本高;另一个是产品质量低,不得不低价销售。
降低原料、材料消耗和降低自制材料的成本,成为降低造纸成本的关键问题。于是全厂开展了班组核算活动,每个车间、每个小组在核算中都找自己降低成本的关键,然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由于技术没过关,自制硫化碱的成本高于由外地购买的价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组织技术小组到外地学习。回来以后,根据外地经验结合自己的情况开展技术革新。经过多次试验,过了技术关,不仅每天节约五吨煤炭,还提高了硫化碱的质量,每吨生产成本由一千一百元下降到六百二十七元,自制硫化碱成本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在节约纸浆方面,由于各个小组抓住提高回收率和合理用白水等环节,每生产一吨纸的用浆量比过去减少十公斤。在原木加工过程中,通过改进扒皮机角度,缩小锯片厚度,减少加工损失等办法,去年第四季度原木加工损耗率,由第一季度的8.75%降低到4.25%。到去年第四季度,亏损的局面开始扭转。
为了提高各种纸张质量,这个厂由领导干部、技术人员、老工人组成四个专业小组,深入到新闻纸、纸袋纸两个系统调查研究,发现由于锯末子多造成新闻纸的尘埃大,就发动工人刷锯末子,使纸张减少了粗大纤维,新闻纸一等品迅速提高。因为纸张质量等级提高,销售价格也随之上升,全厂出现了赢利局面。到去年年末,不仅补上了前九个月的亏损额,还上缴六十万元利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