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偷得半联”别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22
第6版()
专栏:

“偷得半联”别解
熊融
读1月16日人民日报郭沫若同志的《孺子牛的质变》
(本报发表时质变误为变质——编者)一文,颇多得益;特别是关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孺子牛”一语的考证,——说明一个陈腐的典故落到鲁迅手里,立刻化腐朽为神奇,这是很有见地的。不过,郭老从这二句诗的典出洪稚存(亮吉)《北江诗话》第一卷“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二句,进而断言这两句诗就是鲁迅在小注中所戏称的“偷得”的“半联”,根据我接触到的材料来看,此说似乎尚可商榷[què]。
关于这个“偷得半联”的问题,历来是有过一些不同的意见的。据我所知就有过以下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认为“偷得”的,是末后二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理由是:前数句均系鲁迅的创造,如首联首句出于《华盖集》《题记》,次句“碰头”是鲁迅常用的词汇,次联则是“鲁迅自己的生活体会,……他人无法同此体会”,而“横眉”“千夫”之意,又见于《报载患脑炎戏作》,“孺子牛”后来还取作笔名,只有末联二句,因末句与全篇叶韵,当为最后完成,而且说“躲进小楼成一统”最有打油意味,故而断定“鲁迅所云‘偷得’者就是这一句”。
(二)第二种意见,则认为上述解释显系臆测,只是逐联逐句的分析,没有指出“从哪里‘偷得’?”也没有说“‘最有打油意味’就是‘偷得’”的道理,因此颇难成立。新的解释是:“偷得”的是第三句,即颔联的上句——“旧帽遮颜过闹市”,理由是此句语出南社诗人姚鹓[yuān]雏(锡钧)的诗句,鲁迅在这里加以借用,而戏称之曰“偷得”。至于借用的姚氏的全诗已记不清了,只说《南社诗集》“似曾收录”。
而最近郭老所证“偷”于“甘为孺子牛”之说,已是第三种意见了。
这三种说法,看来似乎都各有一定的理由,也颇能自圆其说。但从我手头保存的一小块剪报所提供的材料看,便可以发现前二种说法的谬误,而郭老最近的发见也未必是符合鲁迅写作此诗的实况的。这材料便是我剪存的1956年12月6日《新民报晚刊》,题目是:《孺子牛的初笔》,兹摘其一段如下:
1932年冬(《鲁迅日记》载1932年10月5日——融注),郁
达夫之兄郁华来到上海,达夫迎宴于聚丰园,
并请鲁迅和柳亚子夫妇等三四人作陪。
鲁迅到时,达夫向他开了一句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
了吧。”
“嗯”鲁迅微笑着应答。“我可以把昨天想到的两句联语回
答你,这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达夫继续这样打趣。
“嗳,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
。”鲁迅说。
到席散,达夫取出了一幅素色的绢,要在席的各人题词留念
。鲁迅所题的就是上面所说起的两句。但是,随后,他又添上两
句,续成了一首律诗,……”
从这材料,我觉得“偷得”的是哪“半联”的问题,是应该可以找到答案了。有趣的是前两种解释和郭老的新解释,把后三句逐联猜遍了,只是都未猜第一句,而恰恰这一句便是鲁迅所云“偷得”的“半联”!而所谓“偷得”也者,并不是旧诗中的借句,只是郁达夫的引起而已。事实上,在鲁迅的诗作中,由于涉猎极广,他从前人旧诗中借句的情形是很多的(例如《赠人二首》中“唱尽新词欢不见”句,便是从刘禹锡《踏歌词四首》中借用),而他的善于用典(如郭老所举“孺子牛”这一例),也是屡见不鲜的。正因其普通,鲁迅是不至于会特别注出的,因之“偷得”云云也就不能单单从借句中去求解释。
另外,我觉得这材料还给我们一个紧要的启发,即,鲁迅写作这首七律,是先有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二句的,那正说明这二句是经他长时间酝酿成的极其深刻的呕心述怀之作。也更使我们从这二句诗看出他一贯分明的爱憎和坚定的立场。据此,我们可以完全肯定这二句是鲁迅自己的炼句,引用这两句诗来赞扬鲁迅,是完全应该,郭老的意见,也是完全正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