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适应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新品种的需要 加强工业生产标准化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23
第2版()
专栏:

适应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新品种的需要
加强工业生产标准化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
新华社22日讯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人今日就工业生产中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问题向本社记者发表谈话。
负责人首先指出,技术标准(简称标准)是对于产品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所做的技术规定。工业生产实行标准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品种、整顿和简化老品种,便利设备维修配套,提高劳动生产率,巩固、扩大科学研究成果,合理利用本国资源,以及加强各部门的协作、解决生产和使用之间的矛盾,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负责人说,我国当前工业生产中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新品种,都必须做好标准化的工作。即严格按标准进行生产:原料材料要按标准进厂,半成品要按标准进行检查,产品出厂要按标准检验交货。已有统一标准的要按统一标准进行生产,并及时进行修订;应有而还没有统一标准的逐步制订和贯彻。接着,他谈到了近年来标准化工作的成就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负责人说,解放前,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多数工业装备和产品来自各个资本主义国家,技术标准混杂采用,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解放后,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生产建设的发展,标准化工作就逐步开展起来。现在,全国统一的标准已有近六千个。国务院多数工业交通部门及所属研究单位已进行各该行业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在不少工厂、企业设立了标准化工作机构,贯彻了有关的全国统一标准和进行工厂内部的标准化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一批较熟识标准化业务的干部。全国统一标准的颁发和贯彻执行,已给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好处。如在原料、材料工业产品方面,统一了钢铁标准,促使企业积极改进操作和管理,钢材的质量和品种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新的合金钢标准的颁布,使我国合金元素资源得到进一步合理利用,为合金钢的产量和品种增长创造了条件。在机电、交通方面,进行标准化工作后,对整顿老产品,淘汰和简化不必要的品种规格,合理发展新品种具有突出的作用。如中小型电动机,按各方面需要,要发展九十多个系列产品,这样,设计、试制的工作量极大;实行标准化系列化以后,只需六个基本系列产品,通过变型、改装部分零件、部件的办法即可发展出各种需要的系列产品。机械设备中大量通用的螺钉、螺帽等类的紧固件,制订统一标准后,加以贯彻,就有了条件安排集中专业生产,采用冷镦、搓丝等先进工艺来代替切削加工,可节约材料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负责人强调指出,由于大跃进以来我国工业生产建设的迅速发展,标准化的工作已经跟不上需要。例如,有些标准与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不相适应,有的是仿效外国的,不尽符合我国的资源和自然条件,有些主要新产品还没有统一标准,有些标准本身还没有配套;同时还缺乏实行标准化所需要的计量工具,检验分析仪器、试剂和一些必要的配套设备;标准工作的管理机构也不够健全,标准工作的干部力量还不够充实。负责人认为今后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很艰巨的。对现有标准要认真贯彻,对需要修改和制订的标准,应当抓紧进行。要力争主要产品基本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随着工业的发展,要逐步使标准门类齐全,有比较完整的系统,充分反映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作法上,必须有重点有步骤地分别轻重缓急进行;要大抓基础标准和产品标准,抓原料材料的标准,抓对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大量通用的设备、仪器的标准化和系列化,以及零件、部件、元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在支援农业、有关人民日用生活方面的工业生产的标准,也要抓紧进行;同时还要加强对技术标准的科学研究和宣传工作。党员来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