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阅读
  • 0回复

西山矿第一建井工程处一队风格 高尚见难而上支援兄弟队 帮助得法同创新成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24
第1版()
专栏:

西山矿第一建井工程处一队风格
高尚见难而上支援兄弟队 帮助得法同创新成绩
本报讯 据山西日报消息:山西省西山矿务局第一建井工程处里,最近流传着一个先进队帮助后进队共同前进的动人故事,它生动地表现了工人阶级大公无私、见义勇为的高尚风格。
事情发生在去年12月份。
这个局的建井一处第二队的工人们,当时正在杜儿坪煤矿西二大巷正前下山进行开拓工作。这个工程是全处的重点工程之一,西二大巷的全年工程完成后,可增加二十七万多吨开拓煤量;如果完不成计划,便会影响煤矿的连续生产。第二队这个月的任务是岩石掘进八十四米。可是到了十一日才掘进了二十五米,平均日进二米三。照这种速度,余下的近六十米工程,在最后二十天里是完不成的。这该怎么办呢?大家都很焦急。
建井处领导上研究了这个情况,决定要第一队抽调力量去帮助二队。处领导同志把这个意见告诉了一队队长魏玉臣。魏玉臣回去和队里的同志们一说,大伙都同意,决定抽出人力组成“志愿军”,帮助二队突击西二大巷重点工程。
为了切实帮好二队,一队事先就派了几名老工人去调查二队完不成任务的种种原因,并研究了解决办法。经过调查,了解到头一个原因是顶水过大,掌子面的工人操作起来很不得劲。一队便想出了用旧材料搭防水棚的方法,减少了一部分顶水。第二个原因是脚下水深,不能及时从掌子面排出去,影响爆破。一队工人想出了逼水归窝、扩大水窝的蓄水量、设专人开水泵等办法,及时地把掌子面的水抽了出去。还有一个原因是二队的绞车常常掉道影响生产。一队的铁道工柴秀玉、翟永善在二队的工作面里跑了一天,找出掉道原因是铁轨铺得不平,枕木陈旧,道岔有毛病。便趁二队放炮空隙,帮他们抽换了二十多根枕木,填平了二十多米路基,修好了道岔。还把原来的单道装车,改成了双道装车,加快了运输速度。
影响生产的客观原因找到了,也解决了。但二队在主观方面还有一些缺点,像出勤率不高,各班之间的协作联系不好,有些新工人有畏难情绪,劳动效率不高等等。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一队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个样子,来推动他们共同前进。
于是,一队以李玉堂大组为主,四十多名工人来到了西二大巷工地,帮助二队展开攻坚战斗。一队由于有了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准备,领导干部又亲自上阵,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所以工人们干劲很大。掌子面虽然搭了防水棚,但是淋头水还免不了往人头上浇。老工人董克耀、张志成等人,主动把雨衣让给新工人穿,自己手托电钻打眼,顶板上的冷水淋透了棉衣,他们也不叫苦。这样干了三天,共掘进了二十四米七。一队的成绩,震动了二队的全体工人。他们议论纷纷:为啥同样的条件,咱们十一天才掘进了二十五米,人家三天就掘进了二十四米七?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一队是怎么干的。
在经验交流会上,一队大组长李玉堂介绍了他们的操作经验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一队前来帮助的工人回去的时候,又把二队需用的风钻、放炮器、钢锹等工具都留下借给二队。还给二队每个班留下了两名老工人,帮助他们继续改进工作。一队的曹克俭是全国装岩机手标兵。他留在二队帮助生病的装岩机手王永开了三天装岩机,还把自己的经验一一传授给了他的新徒弟。一队的团支部书记江有才留在二队新一班里,帮助组长田文礼改进小组领导工作。
一队同志的这种真诚无私的帮助,给二队工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二队队长赵兴山感动地说:“一队大公无私,见义勇为,是真心实意地帮助我们。我们要是不好好改进工作,完成计划,不但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一队的同志们!”从此,人人振奋,干劲十足,全队出勤率迅速上升到90%以上。12月15、16、17日三天中,掘进了十九米,比他们原来的日进速度提高了近二倍。到12月底,一共掘进了一百一十八米,不但提前完成了计划,还超额掘进三十四米。帮助了二队的一队,12月份也提前六天多完成了计划。这样终于使全工程处的计划提前五天全部完成。
(附图片)
西山矿务局白家庄矿老矿工耿同只关心青年工人成长,把自己的生产经验教给青年矿工。耿同只(中)在给青年矿工们讲注意井下安全操作问题 新华社记者 周树铭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