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用钱用工要少 单位产量要高 姜洼大队二队队长傅清礼谈勤俭办社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24
第1版()
专栏:

用钱用工要少 单位产量要高
姜洼大队二队队长傅清礼谈勤俭办社经验
本报讯 据辽宁日报记者报道:最近记者访问了执行勤俭办社方针取得了较好成绩的辽宁复县瓦房店镇公社姜洼大队第二生产队,请这个队的队长傅清礼介绍了他们勤俭办社的经验。
傅清礼说:勤俭办社,就是要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也就是说,花钱要少,办事要多。他们队里最大的开支是购买粪肥、农具、果树用药和菜种,这方面他们曾想了许多少花钱多办事的办法。他们这里离城镇不远,买城粪很方便,三四元钱一车。但是,全年买粪也得花一千几百元。他们就想了一个少花钱多进粪的办法:组织了常年积肥组,进城替企业部门收拾便所、羊圈,并用队里打的洋草和节省出来的牛工去换粪。这样,一年就能节省一千来元。常用的小农具,他们也想办法提高使用率。比如使用铧子,山地石头多,新买的铧子趟二十亩地就毁了。他们买来新铧子就先趟平原地,再去趟山地,这样就延长了使用时间。他们的木制小农具坏了,都由队里的木工修补。车马挽具是由大车组的社员包修包补;果树打药器具漏了是由队里的焊匠修补。自修自补,既能作到坏了就补,不耽误使用,还能节省大量修补费。在添制新农具时,他们总是先考虑能不能以旧代新。今年他们原计划要买一台花轮车,后来,从仓库里找出了破车、废轮、旧料,由木工拼凑成了一台花轮车,就节省了三百多元。
勤俭办社还必须做到用工要少,出活要多。傅清礼说:“用钱讲节约,用人更是这样。窝工是个最大的浪费。”这两年来,他们认真地制订了劳动定额,实行计件包工的办法。这样,社员积极性很高,都争取多干活,多得工分。他们还注意因人派活,各尽其能。在冬季生产中,他们把二十名壮劳力派进城拣粪和送远地的粪,女劳力送近地的粪,由半劳力编苇席和扒麻打绳。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各种劳动力的潜在力量,可以节约人力,多出活计。
傅清礼说:勤俭办社最重要的是发展生产。增产的要诀之一是要“肥地多种,瘦地肥种”。
他们这个队人多地少,又没有荒地可开,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产量。但是,去年平均亩产已经达到四百多斤,今年想普遍提高单产有一定困难。他们分析了全队的土质和各种作物的增产情况,认为不同的耕地仍然存在着不同的增产潜力,只要措施得当,就可以继续提高产量。他们总结了去年密植苞米和苞米套种小麦的增产经验,确定要“肥地多种”。全队有四十多亩好地,今年计划密植苞米三十亩,苞米套种小麦十多亩。同时,他们又找出了远田、薄地低产的原因:主要是上粪少,管理跟不上去。今年只要多上粪,加强田间管理,增产潜力也不小。于是就提出了“瘦田肥种”的措施,计划在一百多亩远田、薄地上多施粪肥。实行肥地多种和瘦地肥种,每亩地只要多用六到十个工,预计秋后就可以增产大批粮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