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把能利用的土地尽可能种上作物 刘家公社开荒扩种年年增产 三年来耕地扩大53%,去冬今春已开荒地一千六百多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24
第2版()
专栏:

把能利用的土地尽可能种上作物
刘家公社开荒扩种年年增产
三年来耕地扩大53%,去冬今春已开荒地一千六百多亩
本报成都23日电 开荒扩种,这是四川青川县刘家公社年年获得增产的主要原因。1958年这个公社有耕地八千四百五十六亩,三年来,耕地面积扩大了53%;1961年全社共产粮食二百三十万斤,比1957年增产30%。现在,全社已经开出荒地一千六百多亩,超额完成了全社去冬今春的开荒计划。
这个公社位于川陕甘交界的岷山山区。全社七百六十五户,分散居住在方圆四十余里、大小十多条山沟里,面积辽阔,可以开垦的荒地很多。山上落叶厚、杂草多,是很好的自然肥源。根据群众多年经验和老农的分析:有计划地开荒,扩大耕地面积,是这里增产的重要途径。因为:一、山区自然灾害多,风、涝、旱灾交错发生,单位面积产量不稳定,开荒多种,才能确保总产量不断增加;二、利用山区落叶荒草就地制肥,既可节省运肥的劳力,又可克服缺肥的困难,花工较少,收效却大;三、多开荒地,就能在不减少播种面积的条件下,有计划地实行大山区的土地轮歇,保证产量稳步提高。认清增产的方向和有利条件后,公社又明确地交代了有关开荒收益分配的各项政策,有效地调动了社员开荒扩种的积极性。
怎样组织开荒?这个社的办法是:每年冬季,各队都把劳力划分为两条战线,一部分人坚持搞好小春田间管理;一部分人组成开荒队,上山安营扎寨,开垦荒地。今年全社上山开荒的社员共有八百多人。由于上山开荒活路重,生活艰苦,除适当提高了开荒的工分外,还在生活上给以必要的照顾。
为了实现多种多收,社员们正积极进行春播准备工作。新开的荒地和原有的熟地已经平整好了八千多亩,积造了大批肥料,并提前运到了地里;生产队之间本着等价互利的原则,进行了余缺调济,解决了缺种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