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胸中有数 工作主动——记崔家桥供销社和各生产队签订生产资料供应合同的经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2-25
第2版()
专栏:河南通讯

胸中有数 工作主动
——记崔家桥供销社和各生产队签订生产资料供应合同的经过
史愚公
春节前夕,我在安阳县崔家桥供销合作社看到一份表格。这份表格的名称是“1962年上半年与各生产队签订生产资料供应合同综合统计表”。表内各栏数字表明:全公社一百九十个生产队,共需供应小件农具五十一种、四万零九百件,已经与生产单位签订合同安排生产的四十二种、一万八千六百件,加上现有库存二万一千八百件,已占群众需要量的98%以上,并且已经有七千六百件供应到生产队和社员手里。
我问:“你们和各生产队都签订了合同?”供销社副主任杨明士同志说:“是呀!提起这来,还有个谈头哩。”
二百个粪筐引起的
去年11月间,冬耕正在紧张地进行着。供销社库存的二百个粪筐,往门市上一摆,两、三天就卖光了。这件事,引起了职工们的纷纷议论。
“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群众的生产劲头更大了。眼下正冬耕,却都争着买筐积肥。去年卖了六百个筐,今年至少得七、八百个。”
“那可不一定。生产队当家核算,买点东西都要合计合计,人家能修的修,能造的造,要的不一定比过去多。”
群众对小农具的需要量,究竟比过去多还是比过去少?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理事会派出两个组,到隆化、曹马两个大队作调查。根据典型调查结果推算,全公社需要粪筐一千四百个,箩头二千三百个。这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光粪筐的需要量,就比去年增加一倍多。可是,对这次调查的情况,大家还有不同的认识。
“这两个队都没有原料,不会编造,所以要的多;有的队有原料,会编造,就不一定要那么多。按这两个队的情况推算全社,靠不住。”
“这两年供应的筐倒不少,可是柳条筐多,不顶用,有的队可能没有这两个队要的多,但全社总起来算,粪筐不会少于一千四百个,箩头也不会少于二千三百个。”
这些议论说明,需要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准确、更全面。理事会经过研究,决定抓紧时间,与各个生产队签订生产资料供应合同。通过订合同,一点一滴地调查农民的需要,逐队、逐品种、逐件落实供应计划。把这个打算一说,职工中又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有货就卖,没货也卖不成,和一百九十个生产队签订合同是自找麻烦。”另一种意见与此相反:“麻烦,搞什么工作都有麻烦。和各个生产队签订合同,看来怪费劲,可是胸中有了数,以后工作就顺当;如果事前不麻烦,到时候麻烦就大了。”全体职工经过讨论,绝大多数人同意后一种意见。
到生产队了解情况
同生产队签订合同的工作,首先从隆化大队第四生产队开始。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的营业员郝生位来到这个生产队,正好碰上队长翟[zhái]树贵。郝生位说明来意,就问翟树贵队里上半年都需要些什么农具。翟树贵答道:“桑杈二十把,扫帚五十把,胶轮车两辆。”郝生位又问他还需要什么?他说:
“我当队长没几天,家底还没摸清,你去问老保管吧。”郝生位找到了老保管,老保管对队里的集体需要说得头头是道。郝生位又问社员个人还需要些什么?老保管说:“几十户人家,你要这,他要那,我还说不清。”郝生位琢磨了一会,全队的需要还是弄不清,合同不好订,便转身回来了。
在社里召开的碰头会上,同别的同志一扯,也有类似情况。代购代销员李金珍在薛庄大队第五生产队了解集体和社员需要时,队干部和社员问她社里有什么东西,啥时能供应,因为她心里没底,就没有话说。根据这些情况,大家觉得很需要按照上半年农活常用农具和社里的货源情况,制定一个商品目录。这样既使营业员和代购代销员心中有底,又可以供队干部和社员选购农具时参考。会后,一份包括四十九个品种的商品目录便诞生了。
依靠群众订好合同
1961年12月下旬的一天。红日东悬,凛凛的寒风虽然还有些刺肤,西曹马大队第三生产队运肥的队伍就已经出发了。男男女女,成行成队,有说有笑。东曹马分销点营业员何远文看到这幅情景,便情不自禁地赶上几步,和社员们一起担起肥来。等到休息的时候,他才和几位队干部坐到田埂上,谈起订合同的事。
何远文从口袋内掏出商品目录,他一面念,队干部一面合计着需要的品种和数字。有些社员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便围了上来。当弄清了队里的集体需要,何远文正想朗读商品目录,问社员们需要些什么的时候,社员代表赵老三说:“你把这个表儿给我吧。到晚上谁家需要什么,就能登记得清清楚楚,给你送去。”晚上,赵老三果然将表儿送来了。何远文把这一情况向社里作了汇报。大家都认为这是深入群众、依靠群众订好合同的好经验。
当自己分内的事情办
李辛庄分销点营业员曹吉祥来到杨辛庄大队第四生产队,和队长杨海印商量签订供应合同。曹吉祥念着商品目录,杨海印提出要的数字:桑杈十把、扫帚十五把,粪筐二十个,箩头二十五个,荆笆三副,绳三十斤……。曹吉祥最后一合计,共要二百三十多件,粪筐、箩头要的最多。据他了解,这个队有白荆条,为什么又要这么多粪筐和箩头?他没有直接问,便请队长一块到仓库里去看一看。
曹吉祥一进仓库,就看见堆在那里的一千多斤白荆条。他指着白荆条问杨海印:“用这编筐、编箩头多好呀,既结实又省钱,为啥还要再买呢?”杨海印说:“原料是有,就是没人会编。”曹吉祥在与他一同核实了其他所需小农具的数量以后,随即跑到大队办公室,向大队干部建议,组织匠人利用现有原料,给各生产队编织粪筐、箩头。这话正好说到他们的心窝里,大家一致都说这个办法好。这样一搞,全大队六个生产队没有买一个粪筐、箩头,都解决了问题。
“这一手抓得好”
和一百九十个生产队签订供应合同,说起来是件麻烦事。可是,鼓起劲来,下决心一搞,一个多月就办完了。
当这项工作基本结束的时候,职工们都称赞这一手抓得好。这一抓,不仅了解了生产队的集体需要,而且了解了社员的个人需要,不仅了解了全社需要供应的各种农具的数量,而且了解了需要供应的时间和各个地区所需要的各种农具的不同规格质量,不仅了解了本地商品货源的潜力和生产能力,而且明确了外地采购的主要品种和数量。这就不仅帮助各生产队落实了添置农具的计划,促进了副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使供销社职工具体明确了当前的主要任务,大大增强了为生产服务、对社员负责的责任感。有了这样的基础,他们就能够做到走上步、看下步,工作越做越主动了。
(原载《河南日报》,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