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且说方言话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03
第6版()
专栏:漫谈话剧

且说方言话剧
林涵表
这几年搞的是戏曲工作,但是对话剧仍甚感兴趣。因此,趁最近大家热烈谈论话剧艺术的时候,我也来插上一嘴。我想谈一谈方言话剧的问题。
听说去年下半年广东话剧团恢复了粤语话剧演出队,把老舍同志的话剧《全家福》用粤语搬上了话剧舞台,同时又演出了《七十二家房客》;消息传来,觉得格外的亲热。解放前后,我曾经参加过粤语话剧的演出,也看过不少粤语话剧。记得那时候,像《升官图》《大雷雨》《群猴》《李闯王》《美国人民的声音》等戏,无论是中国戏或外国戏,在广东用粤语上演特别受欢迎。广东刚解放的时候,我们到农村去宣传,群众第一要求看粤剧,其次要求看粤语话剧;至于用普通话演话剧,群众因为听不懂,兴趣就不大。有的宣传队到农村去演普通话的话剧,当地农民兄弟在台下说:“你们尽说官话,又不唱,我们听不懂,不知道你们讲什么,没有瘾头!”观众很快便散去,收不到宣传的效果。我们曾经用粤语演出《白毛女》,而且加进了一些粤曲,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十多里以外的农民群众夜里冒雨赶来看戏,雨下大了,演员浑身都淋湿了,群众还是站在那儿打着伞看,不让散戏。有一次,我们用粤语演出了一出根据广东游击区真人真事编写而成的反霸斗争戏《拨开云雾见天日》,今天看来,水平当然不高,但在当时,反应却非常强烈。
回想起那个时候的情景,不禁使我怀念起方言话剧来。在方言流行的地区,用方言来上演话剧,群众会感觉到分外亲切,因此,也特别容易收到艺术教育的效果。我想,尽管今天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群众都已熟悉了普通话,用普通话演出的话剧也在不少地方深有群众基础;但是,在上演普通话的话剧的同时,适当地恢复一些方言话剧的演出,也是繁荣话剧艺术的一个好办法。这样,话剧艺术的品种可以得到丰富,也能进一步满足某些方言流行地区的群众的文化要求,同时对话剧艺术进一步在群众中扎根也将会有极大的作用。
演出方言话剧,在剧目工作上似乎要下些功夫,最好选择一些富有地方色彩的剧目来上演,群众就会更为欢迎。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不少地方民间故事(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会大量涌入方言话剧的舞台,成为话剧艺术的珍品。这样一来,话剧的剧目将会大为丰富。方言话剧的语言,似乎更需要下点苦功。将普通话简单地翻译成方言,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方言话剧要大大发扬方言的语言艺术特色,语言既要准确、鲜明、生动,同时要有足够的家乡风味,通俗易懂而又不鄙陋。广西彩调《刘三姐》在运用方言上是很有特色的,不少生动而谐趣的民间语言给予我们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四川、福建、广东、云南的许多地方戏在提炼民间语言方面也有极好的范例,这都是方言话剧运用语言时可作为借鉴的。
前几年有的同志曾有过这样的误解,以为方言没有什么艺术性,只有普通话才有艺术性。其实不然。方言中有无限的艺术宝藏,提炼得好,它那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幽默诙谐爽朗乐观的情趣,要比什么语言都更为有力。像川剧《秋江》的语言,真是韵味无穷,字字珠玑。用方言演出的戏曲,不存在“没有什么艺术性”的问题,为什么方言话剧却存在这个问题呢?至于认为方言粗鄙,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看法,更是片面之谈。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方言,比起那些干瘪乏味的半文不白的知识分子腔和装腔作势的舞台腔,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多搞几出方言话剧,对提高话剧的语言艺术,是有极大好处的!不断地从生动多彩的方言吸取营养,将会使话剧的语言更有生气,更有民族的特色,更受群众的欢迎。
最近,上海正在挖掘整理方言话剧的传统剧目,我觉得,这是一件颇有意义的工作。不少地方过去也有过一些方言话剧的剧目,我们是不是能够花点力量,对它们作些鉴别整理的工作,使其中优秀之作能再次在舞台上出现呢?做好这一项工作,不仅能丰富话剧的剧目,同时对话剧史的研究,也有颇大的补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