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访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08
第6版()
专栏:革命回忆录

访线
孙斌
陕北瓦窑堡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党中央、毛主席曾经住过的地方。1943年抗日军政大学三大队就住在这里。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紧要关头,由于国民党的封锁,敌、伪、顽的夹攻,我们在物质上遭遇到极大的困难。但当时边区全体军民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一齐动员起来向困难作斗争。我们的纺线运动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我们这些干部大多是从农村来的,开荒种地都不成问题,但坐下来学纺线就犯难了。难归难,线得纺呀,我们很快就动起手来。没有纺车,我们班里的李玉茂同志学过木匠,制纺车的任务他自告奋勇包下了,他一面自己造,一面教别人,苦干了三、四天,作成了五台纺车,大家就学着纺起来。起初,大家都不会纺,不是断线就是抽不出来,要不就是纺的疙里疙瘩,粗细不匀,把棉花都蹧蹋了。有的同志的锭子弯了,纺起来乱摆,噼噼叭叭直响。特别是一些年轻体壮的小伙子,在纺车边一纺几个钟头之后,腰腿又酸又麻,就不大耐烦了。我们班里的老万,性子特别急,车子又不好使唤,一搅锭子乱蹦,飞了一身棉花,他气得把车子一摔说:“我干不了这买卖,让我开荒去吧!……”
为了很快学会纺线,我们决定去请邻居老大娘来教。老大娘一请就来了,她一边纺,一边向我们讲搅车与抽线相互配合的道理。还把如何拣棉花,如何搓捻子等知识都教给了我们。这样,不到一天工夫,大部分同志都学会了。我的个子高,坐着纺腰腿酸痛坚持不久。有一次,偶然一抬头,见院里有一个碾盘石,我把纺车抱起来放在上边,又抱上一块石头压稳了车子,站着纺。这就舒服多了,抽线比坐下抽的长,出线速度也快了一些。但纺车速度还是有限,一转念,就在锭子旁边增加了一个加速轮。一试验纺起来就快得多了。大家看这办法好,就要求李玉茂同志把全班的车子都作了加速轮。以后,班长高保如把爱站起来纺的同志和坐着纺的同志排成了整整齐齐两行,一到纺线时间,车轮哗啦啦地转,锭子嗡嗡地响,再加上同志们的说笑声,唱陕北小调的声音,真是热闹极了。
由于技术不断提高,速度不断加快,每人每天平均能纺到五两线,有的纺到十二两,交到合作社的线子越来越好,因此,不断得到表扬与奖励。
就在这时,领导上交给我们一项新的任务,因为敌人封锁,边区连缝纫机上用的线子也进不来,领导上要我们队试纺。党小组研究后,推我和苏德荣同志试纺。我们仔细研究了缝纫机线的规格,知道这种线要细要匀要紧,最后还要把三股线合在一起。我和苏德荣两人用心地纺呀纺呀,一天半的工夫,才纺出二两,亲自送到缝纫机工人那里去试,质量还不够好,但能用。工人们高兴极了,拉住我们的手连声道谢,并要求我们再提高质量。我们带着工人们的希望和感谢回来,向领导上作了汇报。于是,决定又抽出两位技术较好的同志专纺缝纫机线。我们精心研究与积累经验,经短时期摸索,纺的机用线也完全能用了。大家越纺越有劲,越纺越快。开饭号响了还想多抽几托线。上厕所带小跑,课间休息十分钟也不放松,星期日也不愿休息,造成了一个纺线运动高潮。
当地群众看到我们纺的线又细又匀,啧啧[zé-zé]称赞,还组织人来参观。
汗水没有白流,劳动结出果实。我们由原来只有二斤棉花的本钱增加到一千三百多斤(一斤普通线换二斤棉花,一斤缝纫线换五斤棉花),不仅超额完成了上交任务,还解决了全班一切日常用品的问题,并改善了生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