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结尾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10
第6版()
专栏:漫谈话剧

结尾问题
高良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一起看话剧《甲午海战》。剧近结束,舞台上李培青宣布处决洋鬼子和汉奸,群众激忿地呼喊。这时,我的朋友对我说:“主要矛盾解决了”,说罢,他起身先行了。我注视了一下周围,发现还有一些观众也起身要走了。由于观众席里的小小骚动,戏中结尾的几句重要台词无法听清了。这件事引起我的深思,记得看别的剧,快结尾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我想,除了观众方面的艺术欣赏问题外,“主要矛盾解决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不考虑剧本创作上的问题。
细想一下,的确有一些话剧剧本,在主要矛盾解决之后,下边就没戏了,应该及时结束,却偏偏拖下去;更常见的是来个“总结式”的尾巴,比如群众呼几句口号,或党委书记、厂长、公社主任、军队首长讲话,点出主题思想。
艺术要有独创。第一个剧本这样结尾是独创,第二个、第三个也这样,就落入一般化。对观众来说,第一个剧本这样结尾是新鲜的,第二个、第三个还这样,就不新鲜了。因此,有的观众没看完戏就能推出怎样结局,不想再看下去了。
观众看完了一个戏,从整个演出的完整艺术形象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只要全剧是成功的,即使剧作家不在结尾时来个提示,观众也会找到全剧的主题思想。不要把今天的观众估计得太低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